【題目】如圖所示,重為120N的物體M,在4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N

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0

C.拉力F的功率為4W

D.物體M所受到的合力為80N

【答案】C

【解析】物體在拉力F作用下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作用,動滑輪也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動滑輪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動滑輪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40N,受到水平向右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物體M對動滑輪的拉力,這三個力是平衡力,并且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物體M對動滑輪的拉力是同一根繩子,兩個力大小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物體M對動滑輪的拉力都為20N. A錯誤,不符合題意.物體M對動滑輪的拉力為20N,又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動滑輪對物體M的拉力是20N,物體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B錯誤,不符合題意.物體移動速度是0.2m/s,動滑輪為費力動滑輪所以拉力移動的速度是0.1m/s,根據(jù)P=Fv=40N×0.1m/s=4W. C正確,符合題意.物體M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作用,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 D錯誤,不符合題意.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物體從斜面的頂端下滑,第1 s內(nèi)通過2 m,第2 s內(nèi)通過4 m,第3 s內(nèi)通過6 m,則該物體做_____(變速勻速”)運動,物體在第2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物體在此3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全程48 m,前一半路程做勻速運動需6 s,后一半路程也做勻速運動需4 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4 m/s B. 4.8 m/s C. 5 m/s D. 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廣州卷】圖5所示,水平地面O點兩側(cè)粗糙程度不同,物體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體經(jīng)過M點開始計時,每經(jīng)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物體的位置。物體在MO段做勻速直線運動,F(xiàn)在MN、OP段做功分別為WMN、WOP,功率分別為PMN、POP,則

A. WMN<WOP B. WMN>WOP C. PMN>POP D. PMN<P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藍鯨體長33 m,體重190 t,相當于33頭大象或300多頭黃牛的體重,它的一條舌頭就有4 t.它的力氣無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機動船,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曾出現(xiàn)過的最大的動物(提示:鯨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體積約為( )

A. 2×102 m3 B. 2×103 m3 C. 2×104 m3 D. 2×105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龍東卷】如圖所示工人師傅正在用叉車搬運貨物,現(xiàn)將質(zhì)量為1t的貨物勻速提高1.5m用時5s。

試求:

(1)貨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2)貨物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叉車提升貨物時對貨物所做的功是多少?

(4)叉車提升貨物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光屏上呈現(xiàn)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色彩光帶,這是現(xiàn)象;光屏上A、B是光帶邊緣的色光,則B為光;用溫度計可以測試不同色光的熱效應(yīng),實驗表明色光的熱效應(yīng)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聲音的,其物理意義是不同的,有時指音調(diào),有時指響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是的指的是 ;指的是 .成語震耳欲聾,從聲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阜新卷】小明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時應(yīng)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 位置平衡。若出現(xiàn)圖甲所示情況,應(yīng)將杠桿的螺母向 調(diào)(填“左”或“右”)。

(2)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乙所示的A位置掛上3個鉤碼,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應(yīng)在B位置掛上 個鉤碼。

(3)下表是該組某同學在實驗中記錄杠桿平衡的部分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F1(N)

l1 (cm)

F2 ( N)

l2( cm)

1

2

5

10

2

3

10

2

15

3

2

30

3

上表中空格處所缺的數(shù)據(jù)是: , ;

(4)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