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某中學的物理興趣小組,想探究水平拋出的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大家經(jīng)過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可能與小球的質量有關.
猜想2: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可能與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關.
猜想3: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可能與小球下落的高度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精心設計了實驗,找來精密計時器,一個可將小球以任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彈射器,并將彈射器水平固定在鐵架臺上,按上圖所示進行實驗,得到下表中數(shù)據(jù).請你通過分析,回答下列的問題:
實驗序號小球質量m/g水平射出速度v/m•s-1小球下落高度h/m從射出到落地的時間t/s
1100.51.50.55
2101.01.00.45
3101.51.50.55
4101.01.50.55
5201.01.00.45
6301.01.00.45
7101.02.00.64
(1)要探究這個問題應采取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
例如:要探究小球從拋出到落地時間與小球質量的關系,應保持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 和 小球下落的高度 相同,用質量不同的小球進行實驗,所以:
為了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2、5、6的實驗;
為了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1、3、4的實驗;
為了驗證猜想3,應選用序號為2、4、7的實驗.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與小球的質量無關; 與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無關; 與小球下落的高度有關.(均填“有關”或“無關”)

分析 (1)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可能與小球的質量、水平射出的速度、下落的高度有關,實驗探究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即探究其中一個變量時,應控制其它變量不變.
(2)分析表中相應的數(shù)據(jù)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
(1)由猜想知,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可能與小球的質量、水平射出的速度、下落的高度有關,所以探究過程中應用到控制變量法;
為了驗證猜想1,即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與小球質量的關系,應控制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和下落的高度不變,質量不同,表中2、5、6符合;
為了驗證猜想2,即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與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關系,應控制小球的質量和下落的高度不變,水平射出的速度不同,表中1、3、4符合;
為了驗證猜想3,即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與小球下落的高度的關系,應控制小球的質量和水平射出的速度不變,下落的高度改變,表中2、4、7符合;
(2)分析表中2、5、6可知,小球下落的時間相同,故與小球的質量無關;
分析表中1、3、4可知,小球下落的時間相同,故與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無關;
分析表中2、4、7可知,小球下落的時間不同,故與小球下落的高度有關.
故答案為:
(1)控制變量;2、5、6;1、3、4;2、4、7;(2)無關;無關;有關.

點評 本題不是很難,重點考查了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控制變量法”是在初中最常用到的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所以,一定要深刻的理解這種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清晨,草地或樹葉上的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露珠產(chǎn)生凸透鏡功能的結果,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虛像.類似的,體溫計的橫截面做成三角形,也是利用了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明與科技小組的同學自制了一種降落傘,他們準備利用一幢31層的樓房(每層樓
高度相同),探究這種降落傘在下降過程中速度是否發(fā)生變化.
猜想與假設:
①下降過程中速度可能不發(fā)生變化(作勻速運動);
②下降過程中速度可能越來越快(作變速運動).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實驗方案:
①讓降落傘從31樓陽臺自由下落到地面,分別測量降落傘從31樓陽臺自由下落到10樓陽臺所用的時間t1及降落傘從到21樓陽臺及到達地面的時間t2;
②重復以上過程,再做兩次.
實驗器材:卷尺、秒表.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略)
分析、論證:
若實驗中,測量的數(shù)據(jù)滿足以下條件t1≠t2,即可證明猜想②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玲、小紅和小麗在操場上玩蕩秋千.如圖1,小麗把小紅、小玲分別輕輕推一下,細心的小麗發(fā)現(xiàn),她倆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幾乎一樣.那么,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三人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實驗
序號
小球質量
m/g
從O點到小球中
心的距離L/m
小球擺動距中心
線最大距離S/m
小球往返擺動10次所用的時間t/s小球往返擺動1次所用的時間t0/s
1200.80.1018.01.80
2201.00.1420.02.00
3201.20.1022.02.20
4301.00.1420.02.00
5301.00.1020.02.00
猜想1:秋千往返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可能與人的質量有關.
猜想2:秋千往返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可能與秋千的繩長有關.
猜想3:秋千往返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可能與秋千擺動時離開中心線最大距離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她們來到實驗室,找來刻度尺、細線、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學習中的科學方法,按圖2進行實驗,得到表中數(shù)據(jù).
請你通過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2、4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2)為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1、3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3)為驗證猜想3,應選用序號為4、5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4)實驗結論: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與繩長有關,與小球的質量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柯同學注意到家里擺鐘(如圖所示)的擺在有規(guī)律地擺動,在觀察小球擺動時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柯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稱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①:可跟小球擺動的幅度有關;
猜想②:可跟小球質量有關;
猜想③:可跟繩子長度有關.
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小柯用秒表測出了不同條件下,小球來回擺動多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平均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請回答:
(1)小柯采用測量小球來回擺動多次的時間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測量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來確定周期T,目的是為了減小誤差.
(2)為驗證猜想②是否正確,小柯同學已準備了:秒表,刻度尺,還缺少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儀器,它的名稱是天平.試驗中他應該控制小球擺動的幅度和繩子長度不變,改變小球質量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初步的觀察與研究表明,一定質量的氣體,它的壓強(P)、體積(V)和溫度(T)這三個物理量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當其中的一個物理量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其余的兩個物理量至少有一個也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進一步研究一定質量氣體上述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某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探究過程,現(xiàn)請你根據(jù)自己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認識,將以下內容補充完整:
(1)對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研究其壓強和體積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此時壓強跟體積的乘積保持不變,即P1V1=P2V2
(2)對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研究壓強和溫度之間的關系,得到下表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壓強與溫度的比值不變,此時$\frac{{P}_{1}}{{T}_{1}}$=$\frac{{P}_{2}}{{T}_{2}}$.
nP′(mmHg)P=P0+P′(mmHg)t(℃)T(K)$\frac{P}{T}$($\frac{mmHg}{K}$)
120775.030.0303.02.557
230785.033.4306.42.562
340795.037.0310.02.565
450805.041.0314.02.563
560815.045.5318.52.558
(3)利用以上兩條研究的結論,推導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P)、體積(V)和溫度(T)的普遍關系,即這一定質量氣體在初始狀態(tài)時的壓強(P1)、體積(V1)、溫度(T1)跟它在末狀態(tài)時的壓強(P2)、體積(V2)和溫度(T2)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此先設想該氣體的一個中間狀態(tài)--壓強(P3)、體積(V2)和溫度(T1),即認為氣體先由初始狀態(tài)變化到中間狀態(tài),再由中間狀態(tài)變化到末狀態(tài).請你推導得出一個只含有P1、V1、T1、P2、V2、T2這六個物理量的數(shù)學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小莉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約是10cm.
(2)小莉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2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jié)光屏,應將光屏向上(選填“上”或“下”)移動.
(3)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
①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左(左/右)移動.
②如圖3四個選項中,能正確表示小莉同學近視眼成像和矯正情況的是B
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
(1)將蠟燭、薄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調節(jié)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處.
(2)如圖所示,將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在20cm刻線處,移動光屏到60cm刻線處,蠟燭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3)保持透鏡在40cm刻線處不動,將蠟燭向右移至25cm刻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像清晰.這個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幻燈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這是由于露珠發(fā)生了汽化的緣故.若空氣中有大量的灰塵則夜間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會附著在這些灰塵上面,從而形成了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