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種自然現(xiàn)象形成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匯成的溪流

B.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氣”

C. 秋天,草叢之上晶瑩的露珠

D. 冬天,天上紛紛飄落的雪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四校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聯(lián)考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下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向水透鏡里注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划攺乃哥R里抽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大。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射向水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光斑,則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_____cm,實驗前應調節(jié)燭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__;

(2)該同學移動蠟燭、水透鏡和光屏至圖乙所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點可制成____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

(3)在圖乙所示實驗場景下,該同學把自己的眼鏡給水透鏡“戴上”(如圖丙),當向水透鏡里注入適量的水后,他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再次變得清晰,由此判斷該同學戴的是________眼鏡(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安徽省九年級物理:第十一~十二章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氣”,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冰凍的衣服能夠晾干,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4章 物質形態(tài)及其變化 單元測試卷精選 題型:綜合題

端午節(jié),小施和小李幫媽媽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燒開后,小施認為要繼續(xù)將火燒得很旺,使鍋內(nèi)水劇烈沸騰,這樣會很快將粽子煮熟。小李則認為,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讓鍋內(nèi)水微微沸騰,同樣能很快將粽子煮熟。你認為誰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__。請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4章 物質形態(tài)及其變化 單元測試卷精選 題型:選擇題

夏天,人們看到冰棒周圍有“白氣”,冰棒紙外面有“白霜”,這是由于(   )

A. 白氣和白霜都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B. 白氣和白霜都是水蒸氣凝固而成的

C. 白氣是水蒸氣凝固而成,白霜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D. 白氣是水蒸氣液化而成,白霜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13章 探究簡單電路 單元測試卷精選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在一根橫跨河流兩岸的硬塑料管內(nèi)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電線。為了辨別哪兩個線頭為同一根導線的兩端,可以用如圖所示的測通器來測試,其操作過程如下:

(1)連接A和B,將測通器的m連接在D上,當n連接F時小燈泡發(fā)光,連接E時小燈泡不發(fā)光。由此可以確定____________為同一導線的兩端。

(2)為了弄清另兩根導線的兩端,可連接A和C,測通器的一端必須與_______相連,另一端只需接觸一根導線,就能將兩根導線辨別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13章 探究簡單電路 單元測試卷精選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電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盤的最左端。當導線a、b 分別與標有“-”和“3”的接線柱相連時,電流表指針偏轉情況如圖所示。此時,電流是從導線______(填“a”或“b”)流入電流表,說明電流表接線柱____________。糾正后為了減小誤差,應將導線a與標有“_______”(選填“0.6”或“3”)的接線柱相連,b與標有“_______”的接線柱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協(xié)會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今年冬天比往年同期氣溫低,學校為了使師生能喝到熱水,買了多臺電熱水壺。其銘牌上標有“220V 2000W”字樣。請解答下列問題:

(1)一臺電熱水壺正常工作4.2h消耗多少電能?

(2)若電熱水壺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那么一臺電熱水壺4.2h內(nèi)可將質量為多少千克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100℃?【C水=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上新編期中模擬檢測 題型:選擇題

刮北風的日子里,一列火車冒出的白煙卻筆直上升,說明( )。

A. 火車向正北行駛,速度和風速相同

B. 火車向正南行駛,速度和風速相同

C. 火車向正東行駛,速度和風速相同

D. 火車向正西行駛,速度和風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