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用測力計懸掛高H=0.1m的實心鋁圓柱體,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1,然后將圓柱體放入柱型容器的水中,如圖所示,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F2,算出圓柱體所受浮力F.并測出圓柱體放入水中前、后對水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1,以及水對圓柱體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壓強差△p2,逐步改變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液體的深度h,并將測量結(jié)果填入了下表.
 實驗序號 h(m)△p1
(Pa)
△p2
(Pa)
 F
(N)
 1 0.02 100 200 3
 2 0.04 200 400 6
 3 0.06 300 600 9
 4 0.08 400 800 12
 5 0.10 500 1000 15
 60.12 500 1000 15
 7 0.20 500 1000 15
(1)圓柱體所受浮力的計算式“F=F1-F2(用題中的字母表示).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在圓柱體完全浸沒在水中之前,△p1與h成正比,圓柱體所受浮力F與h成正比(均填“成”或“不成”).
(3)圓柱體放在水中的不同位置,F(xiàn)與△p2的比值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圓柱體的底面積為0.015m2
(4)如果將盛水的柱型容器換成相同底面積的梯形容器,如圖所示,再將鋁圓柱體按上述操作進行實驗,請你預測當h=0.04m時,△p1>200Pa,圓柱體所受浮力F=6N(均填“>”“<”或“=”)

分析 (1)根據(jù)稱重法測量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空氣中的重力與浸入水中時的重力之差;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p1與h,F(xiàn)與h的關(guān)系;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F與△p2的比值關(guān)系;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圓柱體浸沒水中水對圓柱體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壓強差△p2,根據(jù)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可知浮力是物體上下兩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根據(jù)p=$\frac{F}{S}$計算出圓柱體的底面積;
(4)圓柱體未浸沒水中前,浸沒相同的深度,縮口的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高,據(jù)此分析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1的變化;圓柱浸沒水中的深度相同,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浮力變化.

解答 解:(1)圓柱體受到浮力大小等于空氣中的重力與浸入水中時的重力之差,即F=F1-F2;
(2)分析表中實驗序號1~4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圓柱體完全浸沒在水中之前,圓柱體浸沒水中深度增大到幾倍,水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1增大到幾倍,水對圓柱體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壓強差△p2增大到幾倍,所以,△p1與h成正比,圓柱體所受浮力F與h成正比;
(3)分析表中各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F(xiàn)與△p2的比值分別為:
第1組:$\frac{3N}{200Pa}$,
第2組:$\frac{6N}{400Pa}$=$\frac{3N}{200Pa}$,
第3組:$\frac{9N}{600Pa}$=$\frac{3N}{200Pa}$,
第4組:$\frac{12N}{800Pa}$=$\frac{3N}{200Pa}$,
第5組:$\frac{15N}{1000Pa}$$\frac{3N}{200Pa}$,
所以F與△p2的比值相同;
由第一組數(shù)據(jù)可知,圓柱體沒有浸沒水中,水對圓柱體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壓強差△p2即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由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可知,水對圓柱體下表面的壓力F等于水對圓柱體產(chǎn)生的浮力F,
由p=$\frac{F}{S}$得,S=$\frac{F}{p}$=$\frac{{F}_{浮}}{△{p}_{2}}$=$\frac{3N}{200Pa}$=0.015m2;
(4)將圓柱體換成相同底面積的梯形容器后,圓柱體浸沒深度h=0.04m時,縮口容器液面上升的高,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p變大,所以,△p1>200Pa;圓柱體浸沒水的深度相同,排開水的體積相同,圓柱體所受浮力相同,所以F=6N.
故答案為:(1)F1-F2;(2)成;成;(3)相同;0.015;(4)>;=.

點評 本題通過創(chuàng)新型實驗考查了對浮力產(chǎn)生原因、壓強和壓力知識的應(yīng)用,能夠結(jié)合圖象看懂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關(guān)系,從表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已知水的比熱c=4.2×103J/(kg•℃),要在標準大氣壓下燒開初溫為20℃、質(zhì)量為3kg的一壺水,則水需吸收熱量1.008×106J,此過程是采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雙腳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是1.6×104Pa,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0cm2,他的體重為480 N,當小明單腳站在水平地面上時,他對地面的壓強為3.2×104 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由于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即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1)如圖是實驗小組在探究過程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甲、乙實驗的圖象,其中:
 ①表示電壓不變時,電流隨電阻變化的圖象是甲圖(選填“甲”或“乙”);
 ②表示電阻不變時,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是乙圖(選填“甲”或“乙”).
(2)在探究過程中,使用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分別是:
 ①在甲實驗過程中主要作用是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一定;
 ②在乙實驗過程中主要作用是改變電阻兩端電壓.
(3)實驗的結(jié)論分別是:
①當導體兩端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②當導體的電阻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明同學探究了“不同物質(zhì)吸熱升溫的現(xiàn)象”,同時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燒的放熱能力”,他設(shè)計了兩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你認為探究“不同燃料燃燒的放熱能力”應(yīng)選用乙組器材(選填“甲”、“乙”).
(2)除了圖中已經(jīng)呈現(xiàn)的器材,還需要用到其它測量工具.你認為兩個實驗都還要用到的其它測量工具是天平;僅甲組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
(3)甲組實驗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物質(zhì)吸收熱量的多少,乙組是通過水升高的溫度來反映燃料放出熱量的多少.
(4)小明購買了一盒薯片,取出幾片用上述方法測出薯片的熱值為1.4×107J/Kg,他又觀察到包裝盒上印有“質(zhì)量:100g”,他據(jù)此算出了整盒薯片能提供的熱量為1.44×106J.這個結(jié)果與包裝盒上注明的“能量:2100KJ”不等,原因可能是實驗中存在熱量的損失,或?qū)嶒灂r薯片沒有完全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甲所示,某物體豎直漂浮于盛水的杯中,后來將該物體取出并橫置于杯口,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水的損失).下列關(guān)于杯內(nèi)底面及地面所受壓強和壓力大小的變化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杯內(nèi)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都不變
B.杯內(nèi)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壓強大小都不變
C.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強減小,地面受到的壓強增大
D.杯內(nèi)底面受到的壓力減小,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的工具,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鋼絲鉗
B.
扳手
C.
筷子
D.
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與一名中學生有關(guān)的物理量中正確的是( 。
A.中學生的質(zhì)量為100kg
B.他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C.他的身高約為17dm
D.他站在地面上時對地的壓強為5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光現(xiàn)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折射現(xiàn)象的是(  )
A..
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蘋果在桌面上形成影子
C..
鐵罐在平面鏡中的像
D.
看到鉛筆在水面發(fā)生錯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