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許多城市都在推廣利用太陽能,城市交通指示燈及路燈照明系統(tǒng)已大量使用太陽能,下列關于太陽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核能火爐” B. 太陽能為二次能源

C. 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 D. 太陽能清潔,無污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河南初中畢業(yè)生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待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 V。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甲實物電路的連接。(要求:連線不得交叉,電壓表量程要正確)

(2)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S,燈泡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指針幾乎不動。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進行實驗,通過移動滑片記錄了多組數(shù)據,并作了如圖乙所示的I-U圖像,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__W。

(4)現(xiàn)將該小燈泡與一個10 Ω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后接入電壓為3 V的電源兩端,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是________W。

(5)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電阻隨電壓的升高逐漸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東省濟寧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下列測量結果正確的是

A. 長度為

B. 溫度為

C. 質量為27g

D. 電壓表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現(xiàn)有A、B.C三個輕質小球,已知A帶負電,A和B互相吸引,B和C互相排斥,則B______(選填“帶正電”、“帶負電”或者“不帶電),A和C互相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儀

B. 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像

C. 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放到刻度線45cm處,適當移動光屏也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D. 若將蠟燭稍稍靠近凸透鏡,則應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淅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下面四幅圖中,圖文相符的是( 。

A. 電動機利用圖示原理制成的

B. 電鈴是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

C. 發(fā)電機是利用圖示原理制成的

D. 揚聲器是把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河南省招物理考試模擬試卷(二) 題型:實驗題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小燈泡上標有“2.5V 0.3A”字樣,電源電壓為3V。請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電路圖甲,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_______)

(2)他們在某次測量中,電表的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此時于小燈泡電阻的測量值為________Ω。與通過標值“2.5V  0.3A”算出的小燈泡的阻值相比,上述測量值________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___。

(3)從電路圖甲來看,要測量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的電阻,應繼續(xù)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河南省招物理考試模擬試卷(二) 題型:填空題

當濕熱的低層大氣升高到一定高度時,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xù)上升,就會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溫度高于0℃,多余的水汽就會形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于0℃,多余的水汽就會形成小冰晶。當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并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形成了云。因此,云的形成所包含的物態(tài)變化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如圖所示是一朵靜止在空中的云,它在豎直方向受到_________個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電能必須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

B. 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

C. 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有時是有方向性的

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創(chuàng)生,也不會消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