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京)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的速度、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如圖所示.
(1)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
小車
小車

(2)小車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塊被撞擊得越遠.研究表明:當
質(zhì)量
質(zhì)量
一定時,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
速度
速度
有關(guān).
(3)甲、乙兩次實驗木塊移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f,則
(填序號).
①f>f
②f<f
③f=f
分析:(1)此實驗把動能的大小轉(zhuǎn)換為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距離越遠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
(2)該實驗利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同一小車保證了質(zhì)量相同,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越遠,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說明木塊的動能越大,從而得出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動能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取決于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果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有改變則物體運動時的摩擦力就沒有改變.
解答:解:(1)本實驗研究的是小車,由于是質(zhì)量不同的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因此探究的是小車的動能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2)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就不同,小車推動木塊做功,運動距離越遠,做功越多,動能越大.所以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得結(jié)論是: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有關(guān).
(3)甲、乙兩次實驗木塊移動過程中因沒有改變木塊和接觸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即f=f.故選③.
故答案為:小車;質(zhì)量;速度;③.
點評:明確本實驗中研究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反映動能多少時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南京)下列關(guān)于“力與運動”的認識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長鼻子”校車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圖所示.
(1)校車行駛過程中,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是
運動
運動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每個座位都有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學生由于具有
慣性
慣性
而造成的傷害.
(3)《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40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中的
最大速度
最大速度
(選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點乘校車去上學,7點24分到達學校,設小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km/h,則小明乘車地點到學校的路程是
12
12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南京)如圖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時,選用質(zhì)量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這種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以下四個實例中所用研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南京)如圖所示是一部電話機的示意圖.
(1)用手機撥打電話后,手機和電話機之間主要是通過電磁波來傳遞信息,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3×108
3×108
m/s.
(2)電話機的總質(zhì)量為0.64kg,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cm2,求它對桌面的壓強.(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