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實驗桌上有底面積已知為S的柱形容器一個,足量的水,細線若干,不同體積的石塊六個,刻度尺和彈簧測力計各一.請你利用以上器材設計實驗證明:“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量△F等于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
(1)簡要寫出獲得第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的實驗步驟,寫出△F和F的計算公式.
(2)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

分析 根據(jù)實驗目的,要探究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量△F等于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
需測量壓力的變化,首先根據(jù)深度的變化,求出液體壓強的變化,根據(jù)F=pS得出壓力的變化;
根據(jù)稱重法可測量浮力的大小,分別測出六個石塊浸沒時的浮力和容器底所受壓力的變化,分析可得結論.

解答 答:
(1)①在容器內倒入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出水面上部容器的高度h0,記錄在表格中;
②用細線拴住石塊,用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G1,并將其完全浸沒在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并用刻度尺測出水面上部容器的高度h1,記錄在表格中;
③細線拴住石塊,用測力計測出分別石塊的重力G2、G3、G4、G5、G6,并將其完全浸沒在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2、F3、F4、F5、F6,并用刻度尺測出水面上部容器的高度h2、h3、h4、h5、h6,記錄在表格中;
第一組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F=△pS=ρg(h2-h1)S;
(2)實驗表格如下所示:

實驗次數(shù)小石塊的重力G/N石塊浸沒在水中時的拉力F/N小石塊受到的浮力F/N未放小石塊時,水面上方的高度h0/cm放入小石塊后水面上方的高度h/cm容器底受到的壓力變化量△F/N
1      
2      
3      
4      
5      
6      

點評 本題是探究柱形容器中液體度物體浮力與容器底部所受壓力的變化關系,考查了對實驗的設計,關鍵能夠掌握浮力和壓力變化量的測量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請在下面的方框內填上合適的透鏡(要求畫圖,不要寫漢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被譽為“中國第一座農(nóng)民城”的溫州龍港在2010年春節(jié)前用上了管道天然氣,天然氣與煤相比,從熱學角度分析,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熱值大;從環(huán)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污染��;(天然氣、煤的熱值分別為1.14×108J/kg、3×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該將杠桿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杠桿水平平衡的好處是便于測量力臂大�。�
(2)小華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2N,L1=24cm,F(xiàn)2=3N,L2=16cm,小明和小華對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到的結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們這樣就得出結論是否合理?不合理;
理由是:只有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的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一倍焦距處或焦點是物體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一輛小轎車發(fā)動機功率為90kW,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10min,汽車發(fā)動機做功5.4×107 J,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牽引力為30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些水,用軟木塞塞住,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出.
(1)酒精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水的溫度升高,這是用熱傳遞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內能,水汽化,產(chǎn)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
(3)水蒸氣沖開瓶塞的過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只有一盞燈亮,兩個電流表的讀數(shù)相同,則可能是( �。�
A.燈L1斷路B.燈L1短路C.燈L2斷路D.燈L2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汽車剎車后不會立即停下來,這是因為汽車具有慣性;車速會逐漸變小,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