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一刻度均勻的直尺支于中點O,在O點的左右兩側(cè)分別用細線懸掛一砝碼和礦石,直尺剛好水平平衡,砝碼和礦石所受重力之比為2:1,若砝碼的體積是礦石體積的$\frac{1}{2}$,則砝碼的密度與礦石的密度之比為4:1.

分析 以O(shè)為支點,由圖讀出砝碼和礦石的重力的力臂,通過杠桿平衡,根據(jù)杠桿平衡列出等式,即可求出所受重力之比;
根據(jù)重力之比可知質(zhì)量之比,又知道砝碼的體積是礦石體積的$\frac{1}{2}$,利用ρ=$\frac{m}{V}$求出密度之比.

解答 解:以O(shè)為支點,設(shè)刻度均勻的直尺上的每一格長度為L,
由圖可知:砝碼和礦石的重力的力臂分別為L1=2L,L2=4L;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砝碼L1=G礦石L2
則:G砝碼:G礦石=L2:L1=4L:2L=2:1;
由G=mg可知:m砝碼:m礦石=G砝碼:G礦石=2:1,
則$\frac{{ρ}_{砝碼}}{{ρ}_{礦石}}$=$\frac{\frac{{m}_{砝碼}}{{V}_{砝碼}}}{\frac{{m}_{礦石}}{{V}_{礦石}}}$=$\frac{{m}_{砝碼}}{{m}_{礦石}}$×$\frac{{V}_{礦石}}{{V}_{砝碼}}$=$\frac{2}{1}$×$\frac{2}{1}$=$\frac{4}{1}$.
故答案為:2:1:4:1;.

點評 本題考查杠桿平衡條件和密度公式的應(yīng)用,難度不大,主要分式的運算過程,需要仔細認真.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是兩支水平放置的溫度計,且這兩支溫度計的兩端都沒有畫全;甲的示數(shù)為18℃,乙的示數(shù)為-16℃,他們共同的工作原理是液體熱脹冷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電流在某段電路中所做的功與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有關(guān),可用公式W=UIt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請根據(jù)要求作圖.

(1)在圖1中畫出反射光線OB的入射光線.
(2)在圖2中畫出折射光線.
(3)在圖3中畫出正從斜面上滾下,重為18N的物體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將玻璃板前的蠟燭A點燃,然后將另一根相同的沒有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移動,直到它跟前面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1)為清晰準確地確定燭焰像的位置,實驗中,器材M應(yīng)使用薄(選填“厚”或“薄”)玻璃板.燭焰在玻璃中所成的像是虛(選填“實”或“虛”)像.
(2)小明分別記下各次實驗中蠟燭、玻璃板和蠟燭像的位置.他畫出連接蠟燭和像的直線,量出直線與玻璃板的夾角,發(fā)現(xiàn)連接蠟燭和像的直線與玻璃板垂直.用刻度尺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其距離相等,說明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陳明同學(xué)在測量石塊密度實驗中,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zhì)量時,記錄到指針靜止時,指針相對刻度盤的位置如圖1所示.試根據(jù)自己的測量經(jīng)驗,指出此現(xiàn)象發(fā)生的可能情境,說明下一步的正確操作:

(1)情境一:天平還未調(diào)節(jié)平衡
操作:將游碼調(diào)到零刻度線,向右移動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到中央.
(2)情境二:測量時,砝碼不夠
操作:向右盤加砝碼,或移動游碼,直至指針指到中央.
(3)如圖2所示,
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質(zhì)量為48g的小石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
B.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22g;
C.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與標記相平,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42g.
(4)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20cm3
(5)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為2.4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四個探究實例:①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③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guān)系  ④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因素.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冬冬在做“探究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圖.

(1)實驗過程中,冬冬先用1Ω的電阻接入電路,用開關(guān)試觸發(fā)現(xiàn)電流表、電壓表分別出現(xiàn)了如圖2、圖3所示情況,則電流表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測量電流超過電流表量程;電壓表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電壓表“+、-”接線柱接反了;
(2)把電阻R換成了5Ω、10Ω、20Ω,每次閉合開關(guān)后,首先應(yīng)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然后再記錄電流表的示數(shù).
(3)滑動變阻器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①保護電路;②調(diào)節(jié)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使之保持不變.
(4)下表是冬冬測得的三組數(shù)據(jù),實驗中加在電阻R兩端的電壓是6V,據(jù)此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導(dǎo)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阻(Ω)51020
電流(A)1.200.600.30
(5)本實驗中測量了多組數(shù)據(jù),冬冬想:在許多實驗中都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有的是為了從不同情況中找到普遍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你認為下列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與本實驗相同的是③ (填序號).
①測量物體的長度;  ②伏安法測電阻;  ③探究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明想測量蘋果的密度,他將蘋果放入燒杯并逐漸向燒杯中加水,看到如圖所示的情景.

(1)比較A、B兩圖可知:B圖中蘋果受到的浮力較大,從B圖可以判斷蘋果的密度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分析B、C兩圖可知:浮力大小與燒杯中水的多少無關(guān)(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3)小明又拿來一個裝了水(水足夠多,密度用ρ表示)的大量筒,水的體積為V1,借助這個量筒測出了蘋果的密度:
①在C圖中,她輕輕取出蘋果,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當(dāng)燒杯中的水被填滿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2,則蘋果的質(zhì)量表達式:m=ρ(V1-V2);
②小明用針把蘋果完全壓入盛滿水的燒杯中,水從燒杯中溢出后,再取出蘋果,并繼續(xù)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當(dāng)燒杯中的水再次被填滿時,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3;
③蘋果密度的表達式:ρ=$\frac{{ρ}_{水}({V}_{1}-{V}_{2})}{{V}_{2}-{V}_{3}}$.
(4)如果把C圖中的水換成鹽水,蘋果靜止時,露出液面的體積將變大(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