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浸沒于水中的鋼球,在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它受到的( 。
A.浮力不變,壓強變大B.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C.浮力變小,壓強變大D.浮力變小,壓強變小

分析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浮力變化,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分析壓強變化.

解答 解:浸沒于水中的鋼球,在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此時水的密度與鋼球排開水的體積均不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GgV可知,浮力大小不變;
在繼續(xù)下沉過程中,根據p=ρgh知,液體密度不變,隨深度的增大,壓強逐漸變大.
故選A.

點評 考查的是浮力與壓強的綜合應用,看學生對影響浮力和壓強的因素能否靈活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甲是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A下表面離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A,使其緩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系圖象(如圖乙).(g=10N/kg)

(1)物體A浸沒在水中之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隨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減小,說明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選填“物體體積”或“排開液體體積”)有關.
(2)物體A浸沒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為1N,且保持不變,說明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它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若某同學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指針在零刻度線以上,該同學沒有調零而直接進行測量,這樣計算出的浮力值不變(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3)物體A的密度為1.2×103kg/m3
(4)物體A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強p與其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圖象應為丙圖中的D.
(5)如果將盛水的柱形容器換成梯形容器,如圖丁所示,再將A物體按上述操作進行實驗,則物體放入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隨h的變化圖象是圖戊中的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對于我們的生活,機械能有利也有弊,有時要主動利用機械能為我們服務,有時卻要防止機械能產生負作用.在下圖所列舉的事例中,是防止機械能產生負作用的是( 。
A.
飛機降落時打開減速傘讓飛機盡快停止
B.
利用撐桿的彈性勢能將人彈起
C.
風力發(fā)電,將風能轉化成電能
D.
水利發(fā)電,將水的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如圖所示,假設斜面與小球接觸處光滑,畫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農業(yè)種植中,將小麥浸泡在密度為1.25×103kg/m3的鹽水中可以將優(yōu)良種子和劣質種子區(qū)分開來.密度超過1.25×103kg/m3的好種子會沉在水底,密度小于1.25×103kg/m3的劣質種子則會浮起來.配置鹽水時需要使用密度計,可以提供材料器材自己制作一個簡易密度計: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棒(木棒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細鐵絲若干、水、鹽、刻度尺、天平.
(1)在木棒的下端密繞了適量的金屬絲(金屬絲體積忽略不計),這樣可以使木棒豎直浮在水中,用天平測得其總質量為20g,則木棒放入水中時所受浮力為0.2N.(g=10N/kg)
(2)將該木棒放入水中并平衡時,木棒浸入水中的深度為10cm.為了調配密度是1.25×103kg/m3的鹽水,現在向水里加鹽,觀察到木棒浸入鹽水的深度發(fā)生變化.直到木棒靜止、浸入鹽水的深度為8  cm時,鹽水調制完成.(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3)該木棒浸入鹽水中靜止時所受到的浮力比浸入水中靜止時所受浮力一樣大(“大”、“小”、“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有一金屬塊,在空氣中稱時,彈簧秤的示數為5.4N;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秤的示數為3.4N.求:(g取10N/kg)
(1)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
(2)金屬塊的體積;
(3)金屬塊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漁夫用繩子通過竹杠拉起漁網,如圖所示,請在圖上畫出繩子AB段對桿拉力F1的力臂L1和竹杠所受到阻力F2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的案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來測質量的一種器材,它的工作原理是杠桿平衡條件.稱量時,若在秤盤下粘了塊泥,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大;若秤砣磨損了,稱量結果比實際質量大.(均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在我國青藏高原,有的邊防哨所海拔在5000m以上,水的沸點不足70℃,這是因為當地的大氣壓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