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2,且R1=R2,燈泡L上標有“6V 3W”字樣,所用電流表的量程均為0-0.6A和0-3A,三個開關(guān)S1、S2、S3都閉合時,燈泡L正常發(fā)光,兩電流表指針的位置相同,當三個開關(guān)的狀態(tài)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也隨之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忽略溫度對燈電阻的影響)
①電源電壓為6V
②R1的阻值為24Ω
③電路消耗總功率的最小值為1W
④電路消耗總功率的最大值為3.75W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6章 力和機械 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自行車剎車時,越用力捏車閘,車輪越容易停止轉(zhuǎn)動,這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在積有冰雪的道路上行駛的汽車輪胎上纏有鐵鏈,這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以上二種情況中的摩擦力都是__________(選填“有益”或“有害”)的。自行車上的_________部位是杠桿(請寫出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灑水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并灑水時,它的機械能__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年山東省泰安肥城市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如下圖所示,是一輛汽車通過滑輪組將深井中的石塊拉至井口的裝置圖,已知井深l2m,石塊重G石=6×103N,汽車重G車=3×104N,汽車勻速拉繩子時的拉力F拉=2.2×103N,汽車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忽略繩量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g取10N/kg)求:
(1)動滑輪的重力;
(2)將石塊從井底拉至井口的過程中,汽車拉繩子的拉力對滑輪組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年山東省泰安肥城市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明亮同學的家中有一臺微電腦控制的電熱水壺,如圖所示。該電熱水壺可以將水從桶中自動抽到壺中并自動加熱至燒開,燒水前他關(guān)掉家里其他用電器,只接通電熱水壺控制開關(guān),小電動機將2L水加至電熱水壺內(nèi),此時顯示水溫為20℃,電熱水壺加滿水后開始在220V額定電壓下燒水至水溫為100℃時自動斷開電路停止工作。明亮同學還觀察到,在電熱水壺燒水的過程中,家里標有3000r/kW·h的電能表在30s內(nèi)轉(zhuǎn)盤轉(zhuǎn)了50轉(zhuǎn)。如果在用電高峰時明亮同學家中的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90%,試計算在用電高峰時,燒開該壺水所需的時間_________s。[g=10N/kg, 水=1.0×103kg/m³,C水=4.2×10J/(kg·℃)].(不計熱量損失,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年山東省泰安肥城市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到銀行存取款時,工作人員將銀行卡在刷卡器上滑動是將機械運動轉(zhuǎn)化為電流信號的過程,從而通過計算機實現(xiàn)交易,下列事例應用了這一原理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年山東省泰安肥城市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在以“力”為主題的辯論賽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許多觀點,小明把他們的觀點歸納整理如下表,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有
A. ⑥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2內(nèi)能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將一壺熱水置于室內(nèi),過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會降低,它的內(nèi)能將 ______ ,這是通過 ______ 的方法改變水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3比熱容練習題 題型:選擇題
兩個相同的燒杯里分別盛有質(zhì)量和溫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給它們加熱,可以看到煤油的溫度比水的溫度升高的快.若水和煤油的比熱分別用C水和C煤油表示,則( )
A. C水>C煤油 B. C水=C煤油
C. C水<C煤油 D. 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