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1所示,在日常生活中,兩個小孩能提起的一桶水,一個大人就能提起來.物理學中將大人對水桶的拉力F稱為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F1、F2    ,將F1、F2稱為F的    .這是因為   
某學習小組觀察到圖中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方向是傾斜向上的.為了研究這種情況下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F1、F2的大小之和是否還等于大人對水桶的拉力F的大小,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
將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畫板上,另一端拴上細線通過定滑輪懸掛鉤碼使橡皮筋伸長到O點,記下此時細線對橡皮筋的拉力F大小和方向;然后用兩細線互成一定角度通過定滑輪懸掛鉤碼使橡皮筋仍然伸長到O點,記下此時兩細線對橡皮筋的拉力F1、F2大小和方向.

(1)若使用的鉤碼質量為50克,取g=10N/Kg.上圖是某次實驗時得到的實物圖片,測得兩細線間的夾角為90°,請在右邊方框(如圖3)內分別作出力F、F1、F2的圖示.
(2)由實驗探究可以得出:
①當F1與F2的方向不同時,它們的大小之和與它們的合力大小   
②假設保持兩根細線分別懸掛4個和3個鉤碼不變,通過調整兩個定滑輪位置,使兩根細線的夾角由90°逐漸變?yōu)榱愣龋瑒t橡皮筋的伸長量將    ;說明兩根細線的拉力F1與F2的合力將   
③由上述分析可得出:兩個力的合力與    有關.
【答案】分析:如果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做分力.
(1)先畫出F1、F2的圖示,然后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畫出合力F的圖示;
(2)①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最大,反方向二力的合力最;
②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最大;
③根據①②出現的現象分析合力與那些因素有關.
解答:解:兩個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而大人一個人就可以提起,就是說大人用的力與兩個小孩用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大人對水桶的拉力F稱為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F1、F2的合力,F1、F2稱為F的分力.
(1)一個鉤碼的重力:G=mg=0.05kg×10N/kg=0.5N,
根據圖1可知,合力F=5G=5×0.5N=2.5N;
根據圖2可知,分力F1=4G=4×0.5N=2N,F2=3G=3×0.5N=1.5N;如下圖所示:

(2)①F1+F2=2N+1.5N=3.5N>2.5N,因此當F1與F2的方向不同時,它們的大小之和與它們的合力大小不相等;
②當二力的夾角由90°逐漸變?yōu)榱愣葧r,合力最大,因此橡皮筋的伸長量增大,說明兩根細線的拉力F1與F2的合力將增大;
③根據①②可知,合力的大小與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有關系.
故答案為:合力;分力;作用效果相同.
(2)①不相等;②增大;增大;③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點評:本題探究互成角度二力合力的影響因素,知道用等效替代法研究力的合成是本題的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射洪縣模擬)如圖1所示,在日常生活中,兩個小孩能提起的一桶水,一個大人就能提起來.物理學中將大人對水桶的拉力F稱為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F1、F2
合力
合力
,將F1、F2稱為F的
分力
分力
.這是因為
作用效果相同
作用效果相同

某學習小組觀察到圖中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方向是傾斜向上的.為了研究這種情況下兩小孩對水桶的拉力F1、F2的大小之和是否還等于大人對水桶的拉力F的大小,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
將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畫板上,另一端拴上細線通過定滑輪懸掛鉤碼使橡皮筋伸長到O點,記下此時細線對橡皮筋的拉力F大小和方向;然后用兩細線互成一定角度通過定滑輪懸掛鉤碼使橡皮筋仍然伸長到O點,記下此時兩細線對橡皮筋的拉力F1、F2大小和方向.

(1)若使用的鉤碼質量為50克,取g=10N/Kg.上圖是某次實驗時得到的實物圖片,測得兩細線間的夾角為90°,請在右邊方框(如圖3)內分別作出力F、F1、F2的圖示.
(2)由實驗探究可以得出:
①當F1與F2的方向不同時,它們的大小之和與它們的合力大小
不相等
不相等

②假設保持兩根細線分別懸掛4個和3個鉤碼不變,通過調整兩個定滑輪位置,使兩根細線的夾角由90°逐漸變?yōu)榱愣龋瑒t橡皮筋的伸長量將
增大
增大
;說明兩根細線的拉力F1與F2的合力將
增大
增大

③由上述分析可得出:兩個力的合力與
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阜新)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的是
B
B
(選填“A”或“B”)部分.
(2)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幾分鐘為止,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
98
98
℃.水沸騰時需要
熱,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
保持不變
保持不變

(3)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tài)變化是
液化
液化

(4)某組同學在相同條件下,用不同質量的水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如圖2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質量較大的是
b
b
(選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紅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前5cm處,燭焰高8cm,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沒有點燃且與A等長的蠟燭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動,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1所示.在此實驗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取兩支等長的蠟燭目的是:
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3)如果在圖中蠟燭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
沒有
沒有
(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選填“實”或“虛”).
(4)把與A蠟燭同樣大小的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B和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成像時:
物像大小相等
物像大小相等

(5)在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蠟燭
A
A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換法
等效替換法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換法”).王剛同學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6)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較暗
較暗
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
(7)小成在B蠟燭的燭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不可能
不可能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點燃;
(8)小成以5cm/s的速度勻速將A蠟燭遠離玻璃板2s時,B蠟燭應與A相距
30cm
30cm
才可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
(9)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確定像的位置
確定像的位置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10)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2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距和物距并進行比較
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距和物距并進行比較

(11)細心的小紅透過玻璃觀察蠟燭A的像時,看到在像B處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B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
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反射,每個表面成一個像
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反射,每個表面成一個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小心地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重合,如圖1所示.在此實驗中: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大小
大小
關系;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蠟燭A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小明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所成像的大小
不變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實驗室里,小明和同學們做如圖2所示的實驗.他們使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接著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繼續(xù)運動.實驗完畢后,同學們討論時提出了一些問題,請你幫助他們回答:
①為什么要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②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是否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