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把木塊按入水中,放手后木塊上浮,越接近水面上浮速度越大,最后靜止漂浮在水面,對于在上浮過程中木塊所受的浮力,判斷正確的是( 。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漸變大,露出水面后,浮力逐漸變小
B.浮力一直在減小
C.露出水面前,浮力不變,露出水面后,浮力逐漸變小
D.浮力一直在增大

分析 分三個過程分析:一是露出水面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浮力不變;
二是露出水面之后,排開水的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變小;
三是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解答 解:木塊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的體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根據Fvg可知,木塊受到的浮力將不變;
木塊在露出水面之后,乒乓球排開水的體積變小,
根據Fvg可知,受到的浮力將變。
當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木塊漂浮,受到的浮力不再變化等于木塊重力.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運用,弄清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是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有兩個瓶子,其中一個空瓶子,另一個瓶子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使這兩個瓶子口相對,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抽掉玻璃板后,我們看到的現象是兩個瓶子內的氣體會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均勻,這個現象叫擴散,在實驗開始前,B瓶子里裝的是二氧化氮氣體,這樣做的原因是防止由于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而對實驗造成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1秒通過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過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過的路程是7米,則他在這3秒內( 。
A.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為4m/sB.后2秒內的平均速度為6m/s
C.3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m/sD.最后1秒內的平均速度為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探究“氣泡的速度”實驗中,小雪選用長80cm、內徑10mm的均勻玻璃管進行實驗,在管內注滿水,留一個小氣泡.測量小氣泡在管內上升過程中的速度.
時間t/s路程s/cm
00
412
824
1236
16 
2060
(1)該實驗的原理是v=$\frac{s}{t}$.使用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停表.
(2)小雪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根據小雪的實驗數據,請你用“實心圓點”在圖中標出不同時刻氣泡的位置,并將這些點用光滑曲線連接起來.
(3)根據探究過程及圖象分析小氣泡做的什么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通過對“聲現象”的學習,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C.“高聲喧嘩”說明聲音的響度大D.超聲波的頻率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一個桿桿的動力臂長是阻力臂長的5倍,杠桿平衡時動力大小是阻力大小的$\frac{1}{5}$倍.若作用在桿桿上的阻力是100N,則作用在桿桿上的動力是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本題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B定是AB的中點,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1)該實驗的目的是練習用刻度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
(2)本實驗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時間.
(3)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frac{s}{t}$.
(4)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5)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ㄟx填“大”或“小”);
(6)小車通過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AC=0.24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則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某人用一根長1m的輕質硬棒去撬動A端一塊重400N的石塊,已知支點O到A端長20cm,則此杠桿是省力杠桿(填“省力”或“費力”);在B端至少要加100N的力才能撬動石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潛水艇由海底上浮--浮力
B.注射器注射藥液--大氣壓強
C.運動的汽車關閉發(fā)動機仍向前滑行--慣性
D.大型客機起飛--流體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