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xù)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g=10N/kg)求:
(1)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8N;
(2)圓柱體的體積是8×10-4m3;
(3)分析圖象BC段,可得結論:物體浸沒液體之前,浸入液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選填“大”或“小”).

分析 由題知,物體緩慢下落,整個過程中物體受力平衡,圖象反映的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
(1)分析圖象AB段,物體還未浸入水中,由二力平衡知此時彈簧對圓柱體的拉力等于物重;分析圖象CD段,物體全部浸沒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利用稱重法求出物體受到的浮力;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V=V,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即為圓柱體的體積;
(3)分析BC段,為物體慢慢浸入液體、直到浸沒的過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逐漸變小,由圖知浮力的變化.

解答 解:(1)由圖象可知,當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
此時圓柱體在空氣中,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G=F=12N,
從h=7cm開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此時圓柱體已經(jīng)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4N,
則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F=G-F′=12N-4N=8N;
(3)由阿基米德原理F=ρgV得:
V=$\frac{{F}_{浮}}{{ρ}_{水}g}$=$\frac{8N}{1×{10}^{3}kg/{m}^{3}×10N/kg}$=8×10-4m3,
因為物體是全部浸沒,
所以V=V=8×10-4m3;
(3)分析圖象BC段,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逐漸增加,測力計讀數(shù)在減小,說明物體在慢慢浸入水中,V在逐漸增大,物體受到的浮力也在逐漸增大.
故答案為:(1)8;(2)8×10-4;(3)大.

點評 本題用到的知識點有重力、質(zhì)量、密度、單位換算、二力平衡、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等,考查學生結合圖象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喬和小麗在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時,除了電源( 3V)、開關、導線、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外,還有可供選擇的:A.定值電阻   B.小燈泡.

( 1)為了完成研究需要選擇器材A(填序號“A”或“B”),理由是:小燈泡的電阻隨溫度而改變,不能控制電阻一定
( 2)用筆畫線完成圖1中的實物電路連接( 你所選的器材在圖中用接線板代替,導線連線不能交叉),并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
( 3)小喬通過實驗得出了表( 一)中的數(shù)據(jù),請讀出圖2中兩表的示數(shù),記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處.
表(一)
 電壓U/V 0.5 1.0 1.5 2.0 
 電流I/A 0.05 0.1 0.15 0.2 
表(二)
 電壓U/V 0.5 1.0 1.5 2.0
 電流I/A 0.25 0.2 0.15 0.1
小喬通過實驗得出了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并且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
小麗通過實驗得出了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并且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了:“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少”的結論.小喬觀察并檢查了小麗所連接的電路后,告訴小麗….你認為原因可能是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兩端了.
(4)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I-U關系圖線,與圖中的B 最接近,滑動變阻器在這個實驗中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通過平面鏡看到掛鐘的指針情況如圖所示,則此時的時間應該是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1)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1)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如圖(2)是光線照到水平面鏡上的反射光路,做出法線和入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個瓶子最多能裝2kg的水.(ρ=1.0×103kg/m3,ρ=0.9×103kg/m3
(1)求該瓶子的容積.
(2)用該瓶子裝食用油,最多能裝多少kg?
(3)用該瓶子裝滿1.6kg某種液體,則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最近,在日本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利用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制成的末端連上電池后不久會發(fā)熱的“發(fā)熱紙”,用它可包裝面包、香腸等小食品,通電后能使食品香熱可口,這種紙很受市民青睞,“發(fā)熱紙”的利用中發(fā)生的能量轉化是電能轉化為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2009年1月,我國正式進入移動通信的3G時代.移動通信實際上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某手機待機時電流約10mA,電壓5V,則該手機待機時的電功率為0.05W;一塊原裝電池充滿電可供其待機工作200h,則該電池充滿電時儲存的電能為360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騎自行車上坡前,往往要緊蹬幾下,增大速度,這樣做是為了( 。
A.增大慣性,以克服自身的重力B.增大沖力,以減小自身的慣性
C.增大勢能,以轉化為較大的動能D.增大動能以轉化為較大的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l)下面步驟a 中橫線處的內(nèi)容是用筆在紙上沿玻璃板放的位置畫一條直線;.
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是adbc(填寫步驟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用鉛筆在紙上沿玻璃板放的位置畫一條直線;.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發(fā)現(xiàn)該蠟燭與被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1′.
c.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A2、A2′;A3、A3′(如圖乙所示).
d.點燃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紙上記錄蠟燭的位置A1
(2)如圖乙,分別將實驗中的物點與像點連接,發(fā)現(xiàn)它們的連線始終與玻璃板面垂直.為了得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某同學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右表.請將表頭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請別漏做!)
實驗
次數(shù)
     
物距/(cm)  
像距/
cm
像的

大小
177等大
266等大
333等大
(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4)小明覺得用玻璃做實驗看到的像比較暗,于是他用鏡子(不透明)和大頭針等器材來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如圖丙所示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鏡子和白紙垂直)
小明在鏡子前面任意點O點垂直插一大頭針,然后在任意點A′也垂直插上一大頭針,調(diào)整視角使得人只用一只眼睛看A′,但看不到鏡中大頭針O的像,保持人眼的位置不變,在A′點和人眼之間再插一大頭針A,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大頭針A,看不到A′及O′,用同樣的方法,標志出B及B′,移開鏡子,為了得到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接下來小明該如何操作.
答:用刻度尺量出O到鏡子的距離,這個距離為物距;連接A′A和B′B并延長,找到它們的相交點,記為O′,量出O′到鏡子的距離,這個距離為像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