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某同學(xué)利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如圖所示是這位同學(xué)做完實驗后在白紙上留下的記錄,其中MN是他實驗時畫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兩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所在的位置,A′、B′分別是他找到的蠟燭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為了準確確定像的位置

(2)根據(jù)該同學(xué)在白紙上留下的實驗記錄,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為什么?
不能,因為兩次實驗記錄的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沒有共同特點

(3)在玻璃板的同一側(cè),該同學(xué)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兩個表面都能反射光線,并分別能成像
分析:(1)玻璃板能透光,退能看到玻璃板前物體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體,所以讓另一個物體與前面物體的像重合,后面物體的位置即為前面物體像的位置;
(2)為得出“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必須測出大量的數(shù)據(jù)通過比較來證明,如果每次比較的數(shù)據(jù)都相等或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則認為結(jié)論成立,如果通過比較,數(shù)據(jù)相差太大,則不能證明;
(3)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一個玻璃板是有兩個反射面的,每個反射面都能成一個像,故成兩個像.
解答:解:(1)取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A放在玻璃板前,所成的像在玻璃板后,把B放在與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記下B的位置,即為A的像的位置,這樣巧妙地確定了像的位置,如果用鏡子,無法看到鏡后的物體,無法準確確定像的位置;
(2)蠟燭放在A位置時,測出像到鏡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都是5.8cm,蠟燭放在B位置時,測出像到鏡的距離為10.3cm,物到鏡的距離為12.8cm,兩距離不等,故不能說明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3)玻璃板的兩個反射面各成一個像,故成兩個像,而且玻璃板越厚,觀察兩個像的效果越明顯.
故答案為:
(1)為了準確確定像的位置;
(2)不能,因為兩次實驗記錄的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沒有共同特點;
(3)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兩個表面都能反射光線,并分別能成像.
點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在近年中考題中較為熱點.重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的考查,這些題往往有規(guī)律可循.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