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14N的立方體物塊,邊長為10cm.現(xiàn)用一彈簧測力計懸掛它靜止在水中,其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
問:(1)物塊下表面受到水對它的壓強是多大?
(2)物塊受到水對它的浮力是多大?
(3)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多大?(g=10N/kg)
解:(1)∵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則物體的下表面距離水面的深度h=10cm=0.1m;
∴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P=ρgh=1000kg/m3×10N/kg×0.1m=1000Pa;
(2)物體的體積V=(0.1m)3=10-3m3;
∵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則物體浸沒在水中,即V排=V,
∴根據(jù)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
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1000kg/m3×10N/kg×10-3m3=10N;
(3)物體的重力G=14N;則此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F=G-F浮=14N-10N=4N.
答:(1)物塊下表面受到水對它的壓強是1000Pa;
(2)物塊受到水對它的浮力是10N;
(3)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4N.
分析:(1)已知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可知下表面距離水面的深度,根據(jù)公式p=ρgh可求物體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2)已知邊長可求物體的體積,根據(jù)公式F浮=ρ水gV排可求物體受到的浮力;
(3)已知其重力和浮力,則根據(jù)稱重法即可求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點評:本題考查體積、浮力、液體壓強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要知道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這個深度指的是距離液面的垂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