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某索道最高處到最低處全長3000m,上下高度差為600m,吊車與鋼索的總接觸面積為0.01m2 , 吊車承載兩人后的總重力為2500N.
(1)求此吊車在水平索道上靜止時鋼索承受的壓強.
(2)求此吊車從索道最高處運行到最低處重力所做的功.
(3)當此吊車從索道最高處以2m/s的速度勻速運行到最低處,求總重力的功率.

【答案】
(1)解:吊車對鋼索的壓力為F=G=2500N,

鋼索承受的壓強為P= = =2.5×105Pa


(2)解:重力做的功為W=Gh=2500N×600m=1.5×106J
(3)解:吊車下行的時間為t= = =1500s

總重力的功率為P= = =1000W


【解析】(1)吊車對鋼索的壓力等于吊車重,知道吊車與鋼索的接觸面積,利用壓強公式P= 求鋼索承受的壓強;(2)知道索道長和吊車運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吊車的速度;知道吊車重和上、下高度差(下降高度),利用功的公式求吊車的重力共做功;(3)已知索道長度和運行的速度,可以得到運行的時間;已知重力做的功和運行時間,利用P= 得到總重力的功率.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和功的計算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壓強的計算公式及單位:公式:p =F/s ,p表示壓強,F(xiàn)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壓力的單位是 N,面積的單位是 m2, 壓強的單位是 N/m2,叫做帕斯卡,記作Pa .1Pa=1N/m2.(帕斯卡單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對水平面的壓強大約為20Pa);功的計算公式:W = F S;F 表示力,單位:牛( N ) . S 表示距離,單位:米(m)W表示功, 功的單位就是! 米 . 叫作焦耳.即:1 J = 1N·m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釋的是(  )

A.起舞弄清影B.樓臺倒影入池塘

C.潭清疑水淺D.云生結(jié)海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阿基米德辨別真?zhèn)位使诠适碌膯l(fā),小明設計了一個測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及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計算結(jié)果:
(1)碗的體積為cm3;
(2)碗的質(zhì)量為g;
(3)碗的密度為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木箱重600N,小明用F=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推力增大到240N時,此時的摩擦力為(
A.600N
B.200N
C.240N
D.大于200N小于2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實驗室里測某種小礦石的密度,選用天平、量筒、小礦石、細線和水,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A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體積;

B.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橫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將小礦石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

(1)為減小實驗誤差,最佳的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填寫字母)

(2)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調(diào);

(3)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稱小礦石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小礦石的質(zhì)量m________g;量筒測小礦石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小礦石的體積V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礦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甲小車(
A.具有的慣性大
B.所受的合力大
C.具有的動能大
D.具有的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電磁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S極發(fā)出,最后回到N

B.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只與電流方向有關

C.奧斯特實驗現(xiàn)象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D.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先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理論的科學家是

A. 德謨克里特B. 湯姆遜C. 盧瑟福D. 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