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4.4 升華和凝華 題型:單選題

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tài)碘變?yōu)樽仙牡庹魵獠⒊錆M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氣又會變?yōu)楣虘B(tài)碘附著在試管內(nèi)壁上,關于物質(zhì)碘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 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

C. 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 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題型:單選題

關于物質(zhì)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話是正確的(  )

A. 各種固體都有一定的熔點

B. 晶體在熔化時要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C. 各種晶體的熔點都相同

D. 非晶體在凝固時要吸收熱量,溫度不斷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八年級物理上單元測試卷:光現(xiàn)象 題型:填空題

一只燕子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當燕子距水面6m時,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實”或“虛”)像,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八年級物理上單元測試卷:光現(xiàn)象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實像

B. 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實物大

C. 蠟燭移近玻璃板時,像會遠離玻璃板

D. 蠟燭與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4.5 水循環(huán)與水資源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環(huán)現(xiàn)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凝成小冰晶 , 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 , 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

(1)請依次寫出劃線處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四種物態(tài)變化中,屬于吸熱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國屬于缺水國家,節(jié)約用水應從我做起,請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兩項節(jié)水措施。

①________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4.5 水循環(huán)與水資源 題型:單選題

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huán)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所示,該圖表示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圖中X、Y和Z表示水循環(huán)中的三個階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X是蒸發(fā),Y是水汽輸送,Z是降水

B. X是蒸騰,Y是徑流,Z是降水

C. X是水汽輸送,Y是蒸發(fā),Z是凝固

D. X是蒸發(fā),Y是水汽輸送,Z是凝結(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九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1.4 認識動能和勢能 題型:填空題

在水平地面上鋪上一張白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別從不同高度處自由落下,在紙面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球從較高處下落形成的圓斑是圖中的________(選填“A”或“B”).判斷的過程如下:球原來的高度越高,________能越大,下落過程中轉(zhuǎn)化為________能,接觸地面后進而轉(zhuǎn)化獲得的________能也就越大,從而皮球的形變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九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2.3 研究物質(zhì)的比熱容 題型:單選題

下表給出了幾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和密度,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5℃,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

B. 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鋁塊和鐵塊,鋁塊的體積大

C. 用水做供暖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物質(zhì),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D. 從表中可看出,密度大的物質(zhì),其比熱容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