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現(xiàn)象中,所看到的像屬于實像的是( 。
A.在岸邊看到水中游動的魚B.平面鏡成像
C.晴天樹蔭下的地面出現(xiàn)的圓形光斑D.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放大的指紋

分析 (1)平面鏡成正立的、等大的虛像.
(2)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實像能用光屏呈接,而虛像不能;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

解答 解:
A、站在岸邊看到水中游動的魚,魚反射的光線,在水面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在岸上看水中的魚,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感覺光線是從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發(fā)出.看到的像是虛像.不符合題意;
B、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物體在平面鏡中成正立的、等大的虛像.不符合題意;
C、晴天樹蔭下的地面出現(xiàn)的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樹蔭下的光斑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太陽的實像.符合題意;
D、通過放大鏡看到指紋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虛像.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此題通過幾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考查了對實像和虛像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現(xiàn)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絲電阻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后,開關S1由閉合到斷開的過程中,電路的總電阻將( 。
A.變大B.變小
C.不變D.與電路中的電流大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S閉合后,小燈泡L1上標有“6V,6W”、L2上標有“12V,12W”,不考慮燈絲電阻的變化,接通電路后兩燈均發(fā)光,甲、乙均為電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電流表,L2比L1更亮一些
B.乙是電流表,L1比L2更亮一些
C.兩燈可能串聯(lián),且能同時正常發(fā)光
D.兩燈一定是并聯(lián),不能同時正常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活動卡上“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的實驗.
①取一空塑料瓶,在瓶壁上扎幾個小孔,放入水槽中,或盛水放入容器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圖(a)、(b)所示.這說明: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②接著用圖(c)所示的器材U形管壓強計(填寫器材名稱),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實驗時將帶橡皮膜的塑料盒插入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選填“相同”或“不同”),通過觀察U形管中兩液面高度差,繼而得出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L1和L2兩只燈泡串聯(lián)在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L1很亮,L2很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通過燈L1的電流較大B.通過燈L1和L2的電流相等
C.通過燈L2的電流較大D.無法判斷通過兩燈的電流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三個定值電阻R1:R2:R3=1:2:3,將它們并聯(lián)接在某一個電源上,通過它們的電流之比I1:I2:I3為6:3:2,電功率之比P1:P2:P3=6:3:2;將它們串聯(lián)接在另一個電源上,電功率之比P1:P2:P3=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中,人們通常根據(jù)敲打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鑒別物體質(zhì)量的好壞,以下做法中,不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是( 。
A.瓜農(nóng)用手拍打西瓜B.顧客用手輕彈瓷器
C.老師在課堂上敲擊音叉D.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鐵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a(chǎn)、b兩個實心物體的體積與質(zhì)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物質(zhì)的密度是0.5×103kg/m3B.a物質(zhì)的密度比b的大
C.b物質(zhì)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與它們的質(zhì)量、體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測量2.5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準備的器材有:2.5V的小燈泡一只、干電池兩節(jié)、滑動變阻器一個(0~20Ω)、阻值為500Ω的電阻一個:電壓表V,有0~3V和0~15V兩個量程;電流表A1,有0~0.6A和0~3A的兩個量程;電流表A2,量程為1~10mA.
用上面的部分器材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用來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電路還有一部分沒有連接完整,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