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某小組同學在“研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提出了以下三個猜想:(1)與物體升高的溫度有關;(2)與物體的質量有關;(3)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50克的水裝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并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測量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中,然后在燒杯中再加入50克的水,重復上述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二中.(設水每分鐘
吸收的熱量相等)
表一

50克的水
時間(分鐘) 0 1 2 3 4 5 6
溫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升高溫度(℃) 0 4 8 12 16 20 24
表二

100克的水
時間(分鐘) 0 1 2 3 4 5 6
溫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升高溫度(℃) 0 2 4 6 8 10 12
為了驗證猜想(1)應該分析比較
 
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2)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等有關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經(jīng)過推理,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3)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有關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歸納得出的初步結論為:
 

(4)為了驗證猜想(3)物體吸收熱量與物質的種類是否有,請你簡要說明實驗方案
 
分析:(1)因探究的是“研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所以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分析,將可能的影響因素都考慮到,并且控制其它因素不變,只改變一個因素來探究它對吸收熱量的影響.
(2)知道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判斷,根據(jù)探究的要求,分析數(shù)據(jù)時改變和不變的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或得出結論.
(3)因本實驗主要利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從所提供實驗中找出利用控制變量法的即可.
解答:解:(1)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與第三行的數(shù)據(jù)是質量相同,水升高溫度不同,加熱時間隨之的改變,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等的同種物質(水),吸收的熱量與升高的溫度成正比;
(2)表一和表二中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數(shù)據(jù)是加熱時間相同,水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不同,但是質量越小,升高的溫度越多,所以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水)吸收相等的熱量,質量越小,升高的溫度越多;
(3)進一步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雖然吸收的熱量、物體質量和升高溫度都不同,但經(jīng)合理的運算,可歸納得出的結論為:同種物質(水),吸收的熱量與物體質量和升高溫度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確定的值;
(4)要研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是否與物質的種類有關,需使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即可,所以可用與水質量相同的煤油,記錄溫度升高2℃、4℃、6℃、8℃、12℃、16℃、20℃、24℃所用的加熱時間.
故答案為:(1)表一或表二的第一行與第二行;
同種物質,質量相同,吸收的熱量與升高的溫度成正比;
(2)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3)同種物質,吸收的熱量與質量及升高溫度的乘積的比值是個定值;
(4)用同樣的實驗裝置加熱與水質量相同(50克或者100克)的煤油,記錄其溫度升高2℃、4℃、6℃、8℃、12℃、16℃、20℃、24℃所用的加熱時間.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比熱容的實驗探究,主要是使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和得出結論,注意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表示物質吸熱的多少,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為fl的凸透鏡,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進行實驗,每次都使光屏上燭焰的像最清晰,并將相應的像距v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換用焦距為f2的凸透鏡,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二中.為了進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間的關系,他們進行適量的運算,將結果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1<f2
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1
實驗序號 v(m) v(m) uv(m2 v/u 1/u(m-1 1/v(m-1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2
實驗序號 u(m) v(m) uv(m2 v/u u(m-1 v(m-1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物距u與像距v的初步關系是: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淪是:不同的凸透鏡,當它們成實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jīng)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你還能夠歸納得出的結論是
 
(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閘北區(qū)二模)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進行實驗,每次都使光屏上燭焰的像最清晰,并將相應的像距v和成像情況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換用焦距為12厘米的凸透鏡,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記錄在表二中.
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1=10厘米)
實驗序號 u(厘米) v(厘米) 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像的大小
1 50 12.5 倒立 實像 縮小
2 30 15 倒立 實像 縮小
3 20 20 倒立 實像 等大
4 15 30 倒立 實像 放大
實驗序號 u(厘米) v(厘米) 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像的大小
5 50 15.8 倒立 實像 縮小
6 30 20 倒立 實像 縮小
7 20 30 倒立 實像 放大
8 15 60 倒立 實像 放大
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2=12厘米)
(1)分析實驗序號3和7,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物距相同,成像情況不同,像距隨著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物距相同,成像情況不同,像距隨著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5、6)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以及成像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凸透鏡物距大于像距時,
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與(5)或(2)與(6)或(3)與(7)或(4)與(8)
(1)與(5)或(2)與(6)或(3)與(7)或(4)與(8)
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淪是:不同的凸透鏡,當它們成實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與4(或5、6、7與8)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同一透鏡成實像時,當物距減小時,像距增大,像變大
同一透鏡成實像時,當物距減小時,像距增大,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進行實驗,每次都使光屏上燭焰的像最清晰,并將相應的像距v和成像情況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換用焦距為12厘米的凸透鏡,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記錄在表二中.


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1=10厘米)

實驗序號u(厘米)v(厘米)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像的虛實像的大小
15012.5倒立實像縮小
23015倒立實像縮小
32020倒立實像等大
41530倒立實像放大

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2=12厘米)

實驗序號u(厘米)v(厘米)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像的虛實像的大小
55015.8倒立實像縮小
63020倒立實像縮小
72030倒立實像放大
81560倒立實像放大


(1)分析實驗序號3和7,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5、6)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以及成像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凸透鏡物距大于像距時,________.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淪是:不同的凸透鏡,當它們成實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與4(或5、6、7與8)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期中題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并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后,他們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為f的凸透鏡,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進行實驗,每次都使光屏上燭焰的像最清晰,并將相應的像距v,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換用焦距為f的凸透鏡,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二中,為了進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間的關系,他們進行了適當?shù)倪\算,將結果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 f
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
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 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的透鏡,當它們成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jīng)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①分析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9年上海市閘北區(qū)中考物理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進行實驗,每次都使光屏上燭焰的像最清晰,并將相應的像距v和成像情況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換用焦距為12厘米的凸透鏡,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記錄在表二中.
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1=10厘米)
實驗序號u(厘米)v(厘米)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像的虛實像的大小
15012.5倒立實像縮小
23015倒立實像縮小
32020倒立實像等大
41530倒立實像放大
實驗序號u(厘米)v(厘米)成像情況
像的正倒像的虛實像的大小
55015.8倒立實像縮小
63020倒立實像縮小
72030倒立實像放大
81560倒立實像放大
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2=12厘米)
(1)分析實驗序號3和7,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5、6)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以及成像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凸透鏡物距大于像距時,______.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數(shù)據(jù)中的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淪是:不同的凸透鏡,當它們成實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與4(或5、6、7與8)數(shù)據(jù)中的像距v與物距u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