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選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點燃蠟燭,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是常用的三種光學儀器,其中________遵循此成像規(guī)律.
(3)若將蠟燭移到距凸透鏡5cm處時,前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凸透鏡成________ (選填“實”或“虛”)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4.5光的色散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磁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 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
C. 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來發(fā)電的 D. 驗鈔機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5.5:顯微鏡和望遠鏡達標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望遠鏡,關于它的物鏡和目鏡的成像原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鏡成像原理與放大鏡成像原理相似 B. 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鏡頭成像原理相似
C. 物鏡成像原理與投影儀鏡頭成像原理相似 D. 目鏡成像原理與投影儀鏡頭成像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5顯微鏡和望遠鏡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小明取來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分別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個來模仿望遠鏡,它通過兩個透鏡看到前面遠處木棉樹的葉子,如圖所示,調整兩個透鏡的距離,直到看的清楚為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靠近眼鏡的透鏡是物鏡,靠近被觀測物的是目鏡
B.用望遠鏡觀察遠處木棉樹的葉子,物鏡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兩透鏡互換后再觀察葉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鏡能把物鏡成的像放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5顯微鏡和望遠鏡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顯微鏡能對微小物體進行高倍數(shù)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目鏡和物鏡,則物鏡和目鏡所成的像是
A. 物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B. 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
C. 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 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要調整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如圖所示,將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置于光具座的C點處,將蠟燭置于A點,應在___間移動光屏找像(選填“AB”、“BC”、“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為止!疤骄课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所需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實驗需對_____物質進行多次測量(選填“一種”或“多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小燕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
(1)成像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把凸透鏡往________ 調,使燭焰中心、透鏡、光屏在同一高度。(填“上”或“下”)
(2)小燕根據(jù)實驗記錄,繪制了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u跟實像到透鏡的距離v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 ㎝。
(3)將物體由距凸透鏡40cm處勻速移動到20cm處,所用的時間為2s,物體的像移動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光經過一凸透鏡,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當物體距凸透鏡3Ocm 時,重新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5.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大山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當他把燭焰移到距透鏡39cm的地方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