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5年9月3日,我國隆重舉行了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儀式.閱兵空中方隊有多型戰(zhàn)機成群結(jié)隊亮相,場面壯觀,其中有直升機方陣組成“70”字樣從天安門廣場上空經(jīng)過,如圖所示,若以其中一架飛機為參照物,其它的飛機是靜止的;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分析 判斷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擇一個參照物,然后來比較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就是物體相對于該參照物是運動的,否則就是靜止的.

解答 解:以其中一架飛機為參照物,其他飛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
以地面為參照物,飛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飛機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靜止;運動.

點評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guān)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當開關(guān)閉合后,兩燈均能正常發(fā)光,則甲應(yīng)是電流表,乙應(yīng)是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屬于是并聯(lián)電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由同種材料組成的甲乙兩物體,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是4:1,升高的溫度之比為2:1,則兩個物體吸收的熱量之比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對歐姆定律公式I=$\frac{U}{R}$及其變形公式R=$\frac{U}{I}$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
B.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小
C.某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越大
D.導體電阻的大小是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共同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實驗中,用裝置A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C)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jié)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裝置B進行實驗,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8N;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將變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另一小組通過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他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F1:F2=L1:L2.這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填“相符”或“不相符”),分析他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該同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C)
實驗次數(shù)F1/NL1/cmF2/NL2/cm
11101.010
22102.010
33103.010
A.沒有隨機增加鉤碼的重力多次實驗
B.沒有使測力計傾斜拉動使杠桿水平平衡
C.未改變鉤碼或測力計位置多次實驗
D.實驗次數(shù)少,應(yīng)繼續(xù)增加鉤碼的重力多做幾組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公式Q=cm(t1-t0)中,Q表示( 。
A.質(zhì)量B.比熱容C.熱量D.改變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學習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小靜認為:一定量的水不可能產(chǎn)生大于水自身重力的浮力,請說明怎樣只利用一瓶已凍結(jié)成冰的礦泉水來證明小靜的觀點是錯誤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沒有與平面垂直放置.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填“虛像”或“實像”).
(5)此實驗應(yīng)在較暗(填“較暗”或“較亮”)環(huán)境進行.用到了一種物理科學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填“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zhuǎn)換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