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針對各種現象的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 甲圖: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乙圖:棒冰冒“白氣”是棒冰升華形成的
C. 丙圖: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葉分泌出來的
D. 丁圖:熱風干手機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發(fā)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匯成溪流 B.盛夏,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瓶外壁出現水滴
C.金秋,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凍的衣服也會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jié)升華和凝華同步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小紅做“觀察碘升華”的實驗裝置.
她的操作是:在燒杯中放少量的碘,燒杯口放一只裝有冷水的燒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
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沸點(℃)
(1)結合你的探究經歷,描述小紅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2)交流評估時,小明查閱了部分物質的熔點、沸點(見表),他發(fā)現碘的熔點是113.6℃,碘的沸點是184.25℃,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約400℃,他認為小紅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tài)到液態(tài)再到氣態(tài)的變化過程,小紅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請你針對小明的質疑,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直接從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寫出實驗方案并扼要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4“升華和凝華”知識歸納檢測練習題 題型:簡答題
家庭用的白熾燈,用了很久以后發(fā)現燈泡壁變黑,且在相同電壓下工作時燈光比原來暗了(即實際電功率變小).請用相關物理知識說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4“升華和凝華”知識歸納檢測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夏天,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有許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這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南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是﹣25℃,降水量很小,但這里的空氣卻很濕潤,這是由于冰發(fā)生了 現象(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在這個過程中,冰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4“升華和凝華”知識歸納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形成這種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態(tài)變化是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液化 C. 凝固和凝華 D. 汽化和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4“升華和凝華”知識歸納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分析正確的是: ( )
A.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是因為鹽可以提高冰雪的熔點
B.炎熱的夏天,在教室內灑水可以降溫,是利用水升華吸熱
C.燒水時,壺嘴處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D.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發(fā)生的過程中,放出熱量的一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 ②夏天,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知識綜合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實驗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特點,根據測量結果畫出相關圖形,如圖所示.
(1)要完成這兩個實驗,都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2)水沸騰溫度如圖,此時溫度為________ ℃,該溫度是圖中________ 段所對應的溫度(選填“AB”或“DE”).此實驗室的大氣壓________ 1個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如圖(a)所示,OA段與BC段的傾斜程度不同,這是因為冰的比熱容_________水的比熱容(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