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一位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物理學家是( 。
A.伽利略B.牛頓C.阿基米德D.門捷列夫

分析 伽利略最早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并用斜面實驗結(jié)合推理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驗證.

解答 解:歷史上首先由亞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后來伽利略認為此觀點錯誤,提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A、伽利略最早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并用斜面實驗結(jié)合推理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驗證,符合題意;
B、牛頓是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不是第一個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不符合題意;
C、阿基米德總結(jié)了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杠桿原理等,不合題意;
D、1869年,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了解科學家的貢獻,有利于對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一個書包,書包的質(zhì)量為4kg,畫出書包受到的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對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
A.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A對B的壓力和A受到的重力是同一個力
C.B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A受到的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圖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兩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塊第1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C.木塊第2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D.以上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操作的錯誤是彈簧測力計未沿水平方向拉動,判斷此“錯誤操作”是否已經(jīng)糾正的方法是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糾正錯誤后,應(yīng)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過程中,小芳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時大時小,可能的原因是在拖動木塊時,很難讓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若在木板上撒上鎂粉,則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變大(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一艘輪船從海里駛?cè)牒永铮铝姓f法正確的是( 。
A.輪船所受浮力變小B.輪船所受浮力不變
C.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D.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面幾個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強
B.用吸盤能將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C.利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氣體的壓強越大,沸點越高
D.做托里拆利實驗時,若有空氣進入玻璃管內(nèi),則測出的大氣壓強比實際值小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礦石的密度:
(1)調(diào)節(jié)天平時,天平應(yīng)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移到左端零刻度線,發(fā)現(xiàn)指針如圖a所示,小明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將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礦石的質(zhì)量是46.8 g.
(3)小明用量筒測量礦石的體積,先在量筒中倒入20mL的水,然后將小礦石浸沒在水中,此時水面如圖c所示眼睛應(yīng)該在B(選填“A”、“B”或“C”)位置再次讀取水的體積,根據(jù)觀測結(jié)果可知該小礦石的體積為18cm3,密度為2.6g/cm3
(4)若小明先測出礦石的體積,再測出礦石的質(zhì)量,這樣測出的密度比上述結(jié)果偏大.(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甲、乙兩個同學的質(zhì)量相等,甲用2min從一樓上到三樓,乙用3min從一樓到三樓,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同學做的功和功率都相等B.兩個同學做的功和功率都不相等
C.兩個同學做的功相等,功率不相等D.兩個同學的功率相等,功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