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精編教材全解 物理 九年級上冊 (配蘇科版) 蘇科版 題型:048
地熱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天然能源,它與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一樣,是沒有污染的綠色能源,現(xiàn)代大都市用的地熱(實際上是“地溫”),是指地下一定深度的地層溫度,一年四季基本保持恒溫.以淮安地區(qū)為例,地下90 m~130 m處為20℃~21℃,有人設想用如圖所示的地熱集散裝置,上端為散熱片,下端為深入地下100 m~150 m的管道,收集地熱,裝在室內做成地熱空調器,無需再消耗電能,由管道中的水交換熱量.試題中畫了兩張不同季節(jié)地熱空調的地熱集散裝置原理圖,其實使用時只需要裝一只.
(1)請你判斷甲圖所示的是________季的________空調,乙圖所示的是________季的________空調(只需要填“夏”“冬”和“冷”“熱”).
(2)地熱利用時,是靠________方式改變內能,從而達到調節(jié)空氣溫度的目的.
(3)冷、熱空調在安裝時,________安裝在房間底部,________安裝在房間頂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精編教材全解 物理 九年級上冊 (配蘇科版) 蘇科版 題型:0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非常講解 八年級物理教材全解全析(配課標滬科版) 課標滬科版 題型:048
閱讀探究題
題目 草原犬鼠的空調系統(tǒng)
如圖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圖.洞穴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平的,而另一個則是隆起的圓形土堆.生物學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們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個洞口堆成土包狀,是為了建一處視野開闊的瞭望臺,但是如果這一假設成立的話,它又為什么不在兩個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樣不就有了兩個瞭望臺了嗎?實際上,兩個洞口的形狀不同,決定了洞穴中空氣流動的方向,吹過平坦表面的風運動速度小,壓強大;吹過隆起表面的風速度大,壓強。虼,地面上風吹進了犬鼠的洞穴,給犬鼠帶去了習習涼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上標出洞穴中空氣流動的方向.
(2)試著運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識說明,乘客為什么必須站在安全線以外的位置候車如下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請你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
我們已經知道,靜止液體內部的壓強規(guī)律,那么,流動著的液體的壓強大小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打開水龍頭,使自來水流過如圖所示的玻璃管,可以看到A、B處豎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這說明A、B處的壓強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引起A、B處的壓強不相同的呢?
我們知道,在相同的時間內,流過A、B處的水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B處水管的橫截面積比A處小,所以,水在B處的流速一定比在A處的流速大.由此可見,A、B處壓強不同是水的流速不同引起的.
(1)根據(jù)上面的實例現(xiàn)象,請你分析A、B兩處哪處的壓強。科湮锢硪罁(jù)是什么?
(2)請你總結出流動液體壓強大小的規(guī)律.
(3)根據(jù)你得到的規(guī)律解釋下面的現(xiàn)象.
如圖表示的是兩艘并排的船,它們在航行時,常常會不由自主地碰在一起,這是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閱讀材料:
我國古代對浮力的認識及應用大約在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認識和應用浮力了,是世界上應用浮力最早的國家之一.當時是利用較大的獨木,從中間挖成槽形,放在江河的水中漂流,稱為獨木舟.人們利用它來載人和裝運收獲的獵物.后來又發(fā)展到用木板做成船體,在江河中代替獨木舟航行.隨著生產和技術的發(fā)展,以后各個朝代對船的形狀和結構又進行了多次改進,使木船不僅能在內河、湖泊中航行,還制造了能適用于大海、大洋中航行的大型船舶.明朝時的鄭和出使西洋用的大型“寶船”船隊,其船體在結構上合理、精致、美觀,都達到了古代造船工藝史上的巔峰.這一偉大的成果,是古代造船史上非常光輝的業(yè)績,是我們祖先對世界航海事業(yè)作出的偉大貢獻.
浮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應用浮力的偉大奇跡,在公元前8世紀周朝時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以后的年代,發(fā)展到不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橋,而且像黃河這樣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橋.相傳在11世紀初,在蒲州附近潼關以北的黃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橋,浮橋的纜繩用8只鐵牛系住,這些鐵牛立于兩岸,每只鐵牛重數(shù)萬斤.后來由于洪水泛濫,浮橋被沖垮,鐵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把鐵牛打撈起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比較困難的.和尚懷丙派人潛入水中,用鐵索把鐵牛和兩只裝滿泥土的大船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鐵牛拉上來.
利用物體的沉浮原理估測液體的密度,在我國宋、元時代已經開始.根據(jù)有關文獻記載,密度的測定主要是和古代的制鹽業(yè)密切聯(lián)系的,即由于估測鹽水的需要,發(fā)展了液體密度的測量技術,為曬鹽業(yè)提供了條件.11世紀,姚寬在臺州做官時,為了檢查鹽商是否舞弊,他首創(chuàng)了一種簡單的估測鹽水密度的方法.選用體積大體相同,而質量不同的蓮子十粒,當把蓮子放在鹽水中時,如果這些浮沉子——蓮子有5粒以上浮起,說明鹽水是最濃的;如果有三四粒蓮子浮起,說明此鹽水是濃鹽水;如果不足3粒蓮子浮起,說明此鹽水是稀鹽水.到了元代,經進一步改進,制造了便于攜帶的簡單裝置.取四個蓮子,分別用四種不同濃度的鹽水浸泡,放在一個竹筒內,便成為簡單的測定鹽水濃度的裝置.如果要測某種鹽水的濃度,只要把待測鹽水的一小部分裝入筒內,觀察各類蓮子浮起的情況,便可以估測鹽水的濃度.到了明代,測定鹽水濃度的方法進一步簡化,選一粒輕重合適的蓮子,放在竹筒內,當把待測的鹽水放入竹筒中時,如果蓮子浮在水面上成橫倒形,則鹽水最濃;如果成垂直形,則鹽水次濃;如果蓮子沉而下浮,則鹽水不濃.我國古代這種簡單估測鹽水濃度的方法,與現(xiàn)代密度計的原理相似,這說明我國古代對浮力的研究與應用已經相當深入了.
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古代為世界航海事業(yè)做出偉大貢獻的著名人物是誰?
(2)和尚懷丙是采用什么辦法打撈沉入河里的鐵牛的?
(3)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我國明代估測鹽水濃度的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學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閱讀材料
大氣壓發(fā)現(xiàn)的歷史17世紀以前的哲學家都認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謂“自然界厭惡真空”.對于抽水機能把水抽上來,認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占據(jù)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在17世紀中葉,著名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聽到一個奇特的事實:一臺抽水機至多能把水抽到10 m高,無論怎樣改進抽水機,也不能把水抽得更高了.他想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可以用水柱的高度量出來.不久他就去世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由他的學生托里拆利繼續(xù)進行.
托里拆利預料,因為水銀的密度大約是水的14倍,如果用水銀代替水,水銀升起的高度應該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設計了用水銀柱檢驗這個預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學生做了這個試驗,結果證明了他的預想是正確的.在托里拆利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見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管內的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托里拆利試驗不但揭示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托里拆利試驗的消息傳到法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帕斯卡推論說:“如果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那么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水銀柱應該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山山坡從山腳到山頂設立了若干觀察站,每個站上裝一個托里拆利氣壓計,結果發(fā)現(xiàn)水銀柱的高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證明了帕斯卡推論的正確.
同一時期,德國的科學家格里克也進行了大氣壓強的試驗研究,他做了一個水氣壓計,水能升高到他住房的第三層,格里克認為水的上升是大氣壓的作用.通過長期的觀察,他還發(fā)現(xiàn)水柱高度的變化與天氣有關,1660年他根據(jù)一次氣壓的突然下降,預報了一場大的風暴.
根據(jù)文中的描述回答問題:
(1)一臺抽水機至多能把水抽到10 m高,這10 m高的水柱是由什么支持著?
(2)如果用水銀代替水,水銀升起的高度應該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得出這一結論的根據(jù)是什么?
(3)從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哪些因素影響大氣壓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如圖,帕斯卡在1648年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管里灌水,結果只灌了幾杯水,竟把桶壓裂了,桶里的水從裂縫處流了出來,若帕斯卡所用細管的長度為5米,截面積大小為2×10-4米2,水桶高為0.5米,底面積大小為0.1米2(不考慮木桶的厚度).
(1)帕斯卡所做的這個實驗說明了液體的壓強和________有關.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里裝滿水后,帕斯卡向細管里灌水,當細管里水面離桶頂?shù)母叨冗_到2.5米時,此時桶還沒裂開,問帕斯卡向細管里灌了多少千克的水?
(3)在題(2)中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少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如圖所示,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1)比較a、b圖實驗,說明________.
(2)比較b、c圖實驗,說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壓力有關,而且還與受力面積有關.生活中,人們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①壓力相同時,比較受力面積,受力面積小,壓力作用效果明顯;②受力面積相同,比較壓力,壓力大,壓力作用效果就明顯.現(xiàn)在有一芭蕾舞演員對地面的壓力是480 N,受力面積是10 cm2;大象對地面的壓力60 000 N,受力面積是2 400 cm2.回答下列問題:
(1)只根據(jù)兩者的壓力或兩者的受力面積能否判斷兩者的壓力作用效果?
(2)兩者哪個的壓力作用效果大?你是如何判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 北師大版 題型:048
閱讀與思考
閱讀:生活經驗一定可靠嗎?
在2 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臘,有一個很有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根據(jù)生活經驗得出結論:“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這一結論在當時以及后來很長的時間里一直統(tǒng)治人們的思想,沒有人懷疑過,直到伽利略的出現(xiàn).伽利略通過自己親身和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這一結論是錯誤的,為了讓人們確信這一結論是錯誤的,他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讓人難忘的實驗:他讓一大一小兩個實心鐵球同時從斜塔上落下,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兩球幾乎是同時著地的.看著人們迷惑不解的眼神,伽利略作了解釋:人們平時看到的紙片比鐵球落得慢,是因為空氣阻力作用的結果.如果在真空中,沒有空氣的阻力,羽毛和鐵球下落是一樣快的.伽利略還有一段精彩的推理:如果重的物體落得快,輕的物體落得慢,那么將重的物體與輕的物體捆在一起,在重的物體帶動下輕的物體加快下落,而輕的物體拉動重的物體減慢下落,因而捆在一起的兩物體下落的快慢應介于重、輕兩物體單獨下落的快慢之間.換一種角度思考,兩個物體捆在一起應比任何一個物體都重,它下落應比任何一個都快.兩個結果相互矛盾.
回答:
(1)伽利略為什么會推理出兩個相互矛盾的結果?
(2)如果中國宇航員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做羽毛和鐵球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的實驗,你猜想會有什么結果?
(3)伽利略懷疑前人的結論是有充分理由和依據(jù)的,這個理由和依據(jù)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