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3192  3200  3206  3210  3216  3218  3222  3228  3230  3236  3242  3246  3248  3252  3258  3260  3266  3270  3272  3276  3278  3282  3284  3286  3287  3288  3290  3291  3292  3294  3296  3300  3302  3306  3308  3312  3318  3320  3326  3330  3332  3336  3342  3348  3350  3356  3360  3362  3368  3372  3378  3386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載重汽車與所載貨物共重9.8×105N,當(dāng)汽車的牽引力為1.5×104N時,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若汽車行駛的時間為2min,那么:
(1)重力對汽車做了多少功?
(2)汽車行駛的距離為多大?
(3)牽引力的功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位普通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最接近


  1. A.
    50kg
  2. B.
    50g
  3. C.
    500g
  4. D.
    0.5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幾種燃料的密度見下表.三輛完全相同的油罐車,分別盛滿這三種燃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柴油煤油汽油
密度ρ/kg?m-30.85×1030.80×1030.71×103
油罐車編號


  1. A.
    甲車最重
  2. B.
    乙車最重
  3. C.
    丙車最重
  4. D.
    三車重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小組同學(xué)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甲、乙兩種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規(guī)律,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
液體甲
實驗序號金屬盒深度(厘米)U型管兩側(cè)液面高度差(厘米)
1106
22011
33015
液體乙
實驗序號金屬盒深度(厘米)U型管兩側(cè)液面高度差(厘米)
4107
52013
63018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出初步結(jié)論是:在相同的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三個滑輪下懸掛的重物的質(zhì)量相等,若滑輪、繩的重力及滑輪與軸的摩擦忽略不計,則F1、F2、F3的關(guān)系為


  1. A.
    F1=F2=F3
  2. B.
    F1>F2>F3
  3. C.
    F2>F3>F1
  4. D.
    F3>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1. A.
    拔釘鐵錘
  2. B.
    面包夾
  3. C.
    鋼絲鉗
  4. D.
    天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
    導(dǎo)體中有電荷,絕緣體中沒有電荷
  2. B.
    導(dǎo)體中自由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3. C.
    導(dǎo)體是重要的電工材料,絕緣體則用得很少
  4. D.
    導(dǎo)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筷子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特有的用餐工具.在正常使用筷子用餐時,筷子屬于


  1. A.
    費力杠桿,但省距離
  2. B.
    省力杠桿,且省距離
  3. C.
    省力杠桿,但費距離
  4. D.
    等臂杠桿,即不省力也不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過程中,粉筆的質(zhì)量將 ________,密度將 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控制噪聲的幾種措施,其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


  1. A.

    摩托車的消音器
  2. B.

    公路兩旁的透明板墻
  3. C.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
  4. D.

    工廠用的防噪音耳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