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4777 94785 94791 94795 94801 94803 94807 94813 94815 94821 94827 94831 94833 94837 94843 94845 94851 94855 94857 94861 94863 94867 94869 94871 94872 94873 94875 94876 94877 94879 94881 94885 94887 94891 94893 94897 94903 94905 94911 94915 94917 94921 94927 94933 94935 94941 94945 94947 94953 94957 94963 94971 235360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慣性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種現(xiàn)象有弊的是( )
A.錘頭松了,把錘柄在地面上撞擊幾下,錘頭就緊緊的套在錘柄上
B.汽車剎車時,站在車內(nèi)的人向前傾倒
C.往鍋爐內(nèi)添煤時,不用把鏟子送進爐灶內(nèi),煤就隨著鏟子運動的方向進入灶內(nèi)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塵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運動和力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頭球攻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用力拉弓,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用力向后劃水,皮劃艇才能前進,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沖刺后很難停下,是因為運動員慣性消失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B.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C.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
D.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體M懸浮在水中,水對物體M豎直向下的壓力為F1,豎直向上的壓力為F2.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F1大于F2
B.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C.F1與F2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上
D.F1與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同步衛(wèi)星圍繞地球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運動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C.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推出后的鉛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
B.短跑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會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和運動員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一種實驗方法,下圖A B C D中分別用照相機拍攝(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猴子倒掛樹枝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樹枝對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猴子對樹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猴子對樹枝的拉力和樹枝對猴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樹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汶川抗震救災時,用飛機空投物品,物品下落過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將做( )
A.勻速運動
B.減速運動
C.加速運動
D.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0章 力與運動》2008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世界女排錦標賽上,我國排球隊長馮坤發(fā)球時,把球豎直向上拋出.則( )
A.球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上
B.球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下
C.球上升過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下
D.球下降過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