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哈得孫灣位于加拿大東北部,是一個近乎封閉的內陸淺海灣,面積約120萬km2。資料表明,海水鹽度與冰點溫度相反。哈得孫灣的冰封期比同緯度其他海區(qū)更長,海灣內的海水10月就開始結冰,直到次年8~9月海冰才能消融,全水域幾乎終年都有冰群存在。下圖為哈得孫灣示意圖。

材料二圖中N附近紐芬蘭島海域曾經(jīng)是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有著“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鱈魚是冷水性底棲魚類,多生長在水溫0℃~16℃的寒冷海域。鱈魚肉質細嫩,肉味清淡,是西方人愛吃的一種海魚。風干制成鱈魚干是一種耐保存又便宜的高蛋白食品。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型機械化拖網(wǎng)漁船開始在漁場作業(yè)后,紐芬蘭漁場遭到了滅頂之災;后來雖然采取了休漁、禁魚以及控制漁網(wǎng)網(wǎng)眼、捕大放小等措施,也沒有挽回漁場漸漸消亡的現(xiàn)實。

(1)概括哈得孫灣地區(qū)的水系分布特點。

(2)分析哈得孫灣開始結冰的時間比同緯度其他海區(qū)更早的原因。

(3)根據(jù)材料二推測紐芬蘭漁場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河流由南、東、西注入哈得孫灣,形成向心狀水系;河流大多流程較短;流域內多沼澤、湖泊、河流落差較小,河流下游河床寬闊。

(2)海灣深入內陸,水淺,冬季海水降溫更快;冬季風強勁,水溫降低;多條河流匯入,海水鹽度比同緯度其他海區(qū)低,冰點溫度更高,更易結冰;海灣比較封閉,與較溫暖的外海海水交換少。

(3)①鱈魚在市場上深受歡迎,利潤高;②過度捕撈;③海上冷凍船的發(fā)明(冷藏保鮮運輸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鱈魚的捕撈和運輸;④捕大放小的傳統(tǒng)觀念,導致鱈魚物種逐漸退化;⑤全球變暖,影響了鱈魚的生存環(huán)境;⑥人類活動導致海洋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等。

【解析】

本題考查了水系特點的描述、影響海水結冰的因素和漁場消亡的原因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滲透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從水系形狀、流程長短、支流多少、流域落差大小等方面分析。讀圖可知,哈得孫灣的水系大多分布在西、南側,所以河流由南、東、西注入哈得孫灣,形成向心狀水系;從流程看,河流大多流程較短;由于“位于北美洲大陸中部的五大湖南部分布著高度不大(一般在500m以下)的冰磧山地,成為北美洲大陸的分水嶺,分水嶺以北的河流多注入哈得孫灣,”所以流域內多沼澤、湖泊、河流落差較小,河流下游河床寬闊。

2)海水結冰狀況與溫度、鹽度和水深以及海區(qū)的封閉性等因素有關。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哈得孫灣是加拿大東北部近乎封閉的內陸淺海灣,水淺,冬季海水降溫快,水溫低;受冬季風影響大,降溫快;哈得孫灣相對封閉,與較溫暖的外海交換不暢,水流慢,水溫低;有大量淡水匯入,海水鹽度比同緯度其他沿海地區(qū)低,鹽度越低,冰點溫度越高,容易結冰。因此哈得孫灣結冰早。

3)紐芬蘭漁場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可以從人類活動、觀念、生產(chǎn)活動等方面分析。結合材料分析,鱈魚肉質細嫩,肉味清淡,市場需求量大;冷藏和保鮮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鱈魚的捕撈;大型機械化拖網(wǎng)漁船的使用進一步導致過度捕撈;全球變暖、海洋環(huán)境污染等破壞了鱈魚的生存環(huán)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C. 生物圈是陸地上所有生物的總稱 D. 各圈層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2有關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巖石圈是由巖石組成的,屬于地殼的一部分

B. 巖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軟流層以下

C. 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處于軟流層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曲線表示太陽直射點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移動的軌跡,讀圖回答問題。

(1)當太陽直射點移至B點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為 ___________ ,日期是___________前后;當太陽直射點移至C點時,北半球的節(jié)氣為___________。

(2)元旦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__ 點和___________點之間,并繼續(xù)向___________(南、北)方向移動。

(3)北京(39°54′ N,116°E)正午太陽高度為73°32′ 時太陽直射點位于_______點,此時開普敦晝夜長短的情況是___________。

(4)北半球___________(節(jié)氣)至___________(節(jié)氣)期間太陽直射點從C移到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 (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是( )

A. B.

C. D.

2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增加CO2排放可以使( )

A. ①增強 B. ②減弱 C. ③增強 D. ④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驢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記中寫道“繼續(xù)向上,腳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這便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流石灘。在這荒涼的“石!敝,竟有鮮艷的高山花卉在石縫間悄然綻放……”。下圖為驢友拍攝的流石灘照片。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1流石灘的位置出現(xiàn)在

A. 積雪冰川帶 B. 高寒荒漠帶

C. 高山草甸帶 D. 山地灌叢帶

2】【2流石灘的“遍地碎石”可能來自

A. 風力搬運形成的沉積物 B. 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積物

C. 巖石風化形成的堆積物 D. 流水搬運的砂石在山前堆積

3】【3根據(jù)高山花卉的形態(tài)特征,可以推斷流石灘

A. 暖季短促,雨水豐沛 B. 干旱缺水,沙漠廣布

C. 低溫大風,日照強烈 D. 降水豐富,生物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國家盛產(chǎn)大理石。大理石的形成得益于古地中海中沉積的石灰?guī)r。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國”之稱,大理石資源豐富、質地優(yōu)良、分布廣泛,開采歷史悠久,開采加工技術先進,出口量約占國際市場總貿(mào)易量的一半,其“卡臘白”等大理石為世界著稱的優(yōu)良品種。目前意大利在開采本國資源的同時,也大量從周邊國家進口荒料(礦山石料開采后的塊石原料),如圖。

大理石開采主要有露采和洞采兩種方式。洞采是循著礦脈追蹤開采,如圖。其流程為:矩形通道的開拓、矩形荒料的切割、吊裝運輸、廢渣石清運。下表所示為露采與洞采狀況的比較。

(1)說明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形成豐富大理石礦藏的地質過程。

(2)與露采相比,分析洞采方式的優(yōu)勢。

(3)意大利大理石資源豐富優(yōu)質,但仍大量進口大理石荒料,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正發(fā)生著變化。下圖為城市某小區(qū)雨水開發(fā)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tǒng)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對區(qū)域水循環(huán)造成的影響是

A. 蒸發(fā)量增加B. 地下徑流量增加

C. 降水量增加D. 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

2圖示小區(qū)雨水開發(fā)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tǒng)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包括

①減少土壤侵蝕 ②補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滲量

④解決城市洪災 ⑤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A. ①②B. ④⑤C. ③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區(qū)都是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地區(qū)不屬于世界古代文明發(fā)祥地的是( )

A.B.C.D.

2圖中所示地區(qū)共同面臨的生態(tài)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氣候變暖D.酸雨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年2月巴基斯坦東部地區(qū)深受沙漠蝗災影響。下圖是該國蝗災影響后的某日植被遙感影像圖(顏色越深,植被生長越好)。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獲得主要是利用了植被的

A.吸收波譜B.散射波譜C.反射波譜D.折射波譜

2與巴基斯坦爆發(fā)沙漠蝗災有關的氣象條件是

①氣溫上升②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③氣溫下降④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