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圈層結(jié)構(gòu)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guān)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B,C,D為地球外部圈層,C為生物圈
B.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E,F(xiàn),G 三部分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傳播速度減為0
(2)一般認為,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是( )
A.圖中C層
B.圖中G層
C.軟流層
D.下地幔

【答案】
(1)C
(2)C
【解析】⑴讀圖,圖中 A、B、C、D、E為地球外部圈層,C為水圈,A錯。
D是地殼,E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F(xiàn)是地幔,G是地核,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D、F、G三部分組成,B錯。
A、B、C、D、E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C對。
地震波在F、G 交界面上,橫波的傳播速度減為0,縱波傳播速度不為0,D錯。

⑵一般認為,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是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中,C對。
圖中C層是水圈,圖中G層是地核,沒有巖漿分布,A、B錯。
下地幔橫波可能通過,是固態(tài)物質(zhì),D錯。
所以答案是:(1)C;(2)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巖石按其成因分為三大類(  )
A.花崗巖、巖漿巖、大理巖
B.噴出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C.變質(zhì)巖、侵入巖、沉積巖
D.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某日某時刻等太陽高度分布示意圖,非陰影部分表示m日,陰影部分表示m+1日;圖乙為該日a地太陽高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時,北京時間為:

Am日4時 Bm+1日8時 Cm日16時 Dm+1日20時

【2】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位于:

A.0°,0° B.23.5°N,180° C.0°,180° D.23.5°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之一,也是人們準備太空移民的理想場所。根據(jù)地球和火星的有關(guān)資料,回答問題。
近30年來人類已發(fā)射了20多個探測器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這些探測器拍攝了數(shù)以千計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樣品進行檢驗,獲得了一系列有關(guān)火星的數(shù)據(jù)

(1)火星在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按由近及遠的順序是第顆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zhuǎn)周期就越 (填“長”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與地球的數(shù)據(jù)比較接近的是、;火星表面的溫度比地球的 (填“高”或“低”)。
(3)根據(jù)你對火星的了解,結(jié)合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火星上沒有生命的原因。人類為了開辟太空居住地,為什么選擇火星作為研究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艾比湖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湖盆南、西、北三面環(huán)山,西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區(qū)阿拉山山口,東部與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相連。近年來,該湖流域鹽業(yè)發(fā)展迅速,已成為A縣的支柱產(chǎn)業(yè)。艾比湖湖底平坦,水位較淺,水位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3—4月水位較高,7—10月水位較低。亞歐大陸橋古爾圖至阿拉山口段從艾比湖的西南邊緣通過。湖面變化對沿湖鐵路線有直接影響。下圖為艾比湖流域示意圖。

(1)簡述艾比湖水位季節(jié)變化的原因。

(2)推斷湖面變化對沿湖鐵路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東地區(qū)石油分布圖。據(jù)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中東地處“三洲五!敝,這是對中東位置的高度概括和歸納。這種位置特點能使我們意識到中東地區(qū)(  )

A. 氣候炎熱 B. 氣候寒冷 C. 對外交往便利 D. 資源豐富

2中東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圖中顯示中東石油集中分布在(  )

A. 波斯灣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紅海沿岸 D. 阿拉伯海沿岸

3中東現(xiàn)在修通了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從地中海沿岸裝船運輸。這種改變能縮短中東石油運往哪的距離?(  )

中國的距離西歐的距離美國的距離日本的距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陰天和晴天時氣溫日變化示意圖,讀后回答:

(1)表示陰天氣溫日變化曲線的是(A、B),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2)霜凍為什么多出現(xiàn)在晴天夜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區(qū)域氣候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的異同點。

(2)簡述甲地和乙地降水的主要成因。

(3)分析甲地冬季風大于夏季的原因。

(4)簡述風帶的移動對丙地夏季降水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巴控克什米爾地區(qū)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西端,村外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幾百年傳統(tǒng)的人造冰川——歷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給村民的徭役中最艱苦的就是到較遠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塊的冰塊,兩人一組,用背簍不間斷接力運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蓋上樹葉雜草,令人奇怪的是,冰川居然會不斷長大,到5月耕種的季節(jié),融化后就是灌溉水源的保障。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材料中冰川不斷長大的原因是

A. 高山冰川融化流入 B. 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脹

C. 冰川溫度低,使周圍空氣中水汽凝結(jié) D. 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澆在人造冰川上

2】【2拉達克地區(qū)氣候干燥,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海拔高,太陽輻射強 B. 喜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西南季風難以進入

C. 該地受冬季風影響大 D.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3】【3有關(guān)拉達克地區(qū)的地理特征,推測正確的是

A. 聚落主要分布在氣溫稍低的山坡上 B.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

C. 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 D. 拉達克地區(qū)氣溫日較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