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qū)的氣溫和降水有密切關系。下圖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升高 |
B.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
C.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
D.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 |
A.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 B.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
C.距海遠,降水比較少 |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小題1】C
【小題2】B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溫度,緯度越高溫度越低,造成雪線越低,而同一座山脈上陰坡陽坡的問題,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迎風坡降水量大,雪線低,背風坡降水量小,雪線高(降雪速度與融雪速度的問題)。依據圖形中雪線高度等值線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西南地區(qū)由于緯度較低,溫度較高使雪線較高,而向東北方向逐漸遞減.故雪線高度分布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東北最低。故選項C正確。
【小題2】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溫度,即陰坡陽坡的問題,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迎風坡降水量大,雪線低,背風坡降水量小,雪線高(降雪速度與融雪速度的問題)。橫斷山區(qū)地形是南北縱列分布,由于夏季此處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形抬升故為迎風坡降水多而使溫度偏低造成雪線偏低形成的,故選項A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布規(guī)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 )
A.溫室效應 | B.熱力環(huán)流 | C.海陸熱力差異 | D.風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 “2010年我國可實現(xiàn)耕地占補平衡年限的空間分異”圖。據圖可知,我國耕地后備資源相對充足的省份有 ( )
A.寧夏、內蒙古 | B.江西、湖南 | C.黑龍江、新疆 | D.四川、云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中陸地地勢較為平坦,圖中年徑流量曲線是從最熱月等溫線圖中A、B兩處測得的。讀圖回答。
【小題1】 該地區(qū)( )
A.地處南半球 | B.沿岸暖流流經 |
C.此時降水較多 | D.受信風帶影響 |
A.大致從北向南流 | B.此時接受湖泊補給 |
C.流量季節(jié)變化小 | D.秋冬出現(xiàn)凌汛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下面某兩區(qū)域圖,完成下邊問題。
【小題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東北方向 | B.東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A.交通便利 | B.勞動力價格低 |
C.政策扶持力度小 | D.科技水平低 |
A.大漠孤煙 | B.海上明月 | C.林海雪原 | D.飛瀑流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2010年我國各省老年人口占該省區(qū)總人口比重圖(不含港、澳、臺數(shù)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小題1】2010年我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qū)是( )
A.京津地區(qū) | B.長三角地區(qū) |
C.川渝地區(qū) | D.珠三角地區(qū) |
A.自然增長率高 | B.出生率低 |
C.醫(yī)療水平高 | D.遷入人口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xiàn)役軍人全國人口資料”,回答下列小題。
指標 | 全國 總人口 | 城鎮(zhèn) 人口 | 鄉(xiāng)村 人口 | 0-14歲 人口 | 15-59歲 人口 | 60歲以 上人口 |
2010年11月1日零時人口約數(shù) (單位:萬人) | 133972 | 66557 | 67415 | 22246 | 93961 | 17765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世界部分地區(qū)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甲地氣壓值可能為( )
A.1006 | B.1008 | C.1014 | D.1020 |
A.高溫多雨 | B.溫暖濕潤 | C.寒冷干燥 | D.低溫少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新疆地貌景觀豐富多彩。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小題1】圖中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吐魯番盆地、雅丹地貌 | B.天山山脈、沙丘地貌 |
C.吐魯番盆地、天山山脈 |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
A.流水侵蝕、風力侵蝕 | 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 |
C.流水堆積、風力堆積 | D.風力侵蝕、風力堆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