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主要的外流河是(      )

A.錫爾河 B.阿姆河 C.烏拉爾河 D.額爾齊斯河

D

解析試題分析:中亞主要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最終注入北冰洋。正確答案選D。
考點:主要考查了中亞地區(qū)內、外流河。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中亞地區(qū)內、外流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流域管理單位由長年水文數(shù)據(jù)(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頻率曲線。但如以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數(shù)據(jù)推算,則洪水頻率有提高的現(xiàn)象。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原百年—次的洪水位,在1945年一1975年的洪水頻率曲線上其再現(xiàn)周期約為

A.70年 B.50年 C.20年 D.10年 
【小題2】開始出現(xiàn)災害的水位,在1945年一1975年的洪水頻率曲線上,其再現(xiàn)周期較1875年至1975年的洪水頻率曲線約縮短了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小題3】如該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性沒有變化,那么近年洪水頻率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的①河道疏浚②旱田還牧③水田轉作④林地轉牧⑤都市化⑥地下水禁用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回答題:

【小題1】甲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可能是

A.季風水田農業(yè) B.混合農業(yè)
C.商品谷物農業(yè) D.種植園農業(yè)
【小題2】與乙地區(qū)農業(yè)相似的地區(qū)是
A.剛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墨累—達令盆地
【小題3】提高丙地區(qū)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機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資源
C.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合理開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徑流量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題。

【小題1】圖中搬運能力最弱的時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
【小題2】甲地徑流峰值顯著滯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發(fā)旺盛B.河道彎曲C.地勢起伏D.濕地調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10年印尼接連遭受強震、海嘯、火山噴發(fā)三大自然災害的影響,死亡人數(shù)超過數(shù)百人。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游區(qū),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千米。據(jù)此回答題。

【小題1】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的數(shù)字代碼是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題2】自然災害對巴厘島經濟影響最大的是(  )
A.熱帶農業(yè)      B.旅游業(yè) 
C.石油開采業(yè) D.航運業(yè) 
【小題3】按成因分,巴厘島最有可能是(  )
A.大陸島 B.珊瑚島 C.火山島 D.沖積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墾殖指數(shù)是指一個地區(qū)耕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個地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標,通常以百分數(shù)表示。下表為“世界及各地區(qū)耕地墾殖指數(shù)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積變化表”。據(jù)表,回答題。

  項目
地區(qū)  
墾殖指數(shù)(%)
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公頃/人)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亞洲
14.7
17.5
0.31
0.14
歐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21
1.84
拉丁美洲
4.3
6.8
0.53
0.30
世界
9.7
11.0
0.51
0.26
【小題1】亞洲的墾殖指數(shù)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種多樣,以平原為主 B.季風氣候顯著,氣象災害較少
C.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 D.農墾歷史悠久,人口數(shù)量最多
【小題2】2010年與1950年相比(  )
A.歐洲因人口增長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B.大洋洲因人口負增長,所以人均耕地面積增加
C.北美洲墾殖指數(shù)的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機械化水平高,導致墾殖指數(shù)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世界某區(qū)域局部圖”,完成題。

【小題1】1月份,雨水補給較多的河段是(  )

A.a河段B.b河段C.c河段D.a與c河段
【小題2】圖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經濟作物及優(yōu)勢因素組合正確的是(  )
A.油菜——水源B.小麥——土壤C.棉花——光照D.甘蔗——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長江(宜賓—吳淞口)、黃河(蘭州—入?)河段的縱剖面示意圖”,圖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與總落差之比;距離比率是指河段長度與總長度之比。讀圖,完成題。

【小題1】寧夏某地至包頭河段(  )

A.長度約300km B.秋末春初有凌汛現(xiàn)象
C.黃河泥沙主要來自此段 D.流經的寧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譽為“塞外江南”
【小題2】宜昌以西、以東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緩,河流堆積
B.宜昌以東河段落差大,地殼上升,河水侵蝕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總落差20%,水能資源豐富
D.宜昌以東河段長度占總長度60%,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中陰影區(qū)域表示某種農業(yè)地域類型。讀圖,回答題。

【小題1】圖中陰影區(qū)域表示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及其特點,正確的是

A.季風水田農業(yè)一一精耕細作 
B.商品谷物農業(yè)一一機械化水平高 
C.大牧場放牧業(yè)一一商品率高 
D.混合農業(yè)一一良性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 
【小題2】影響該區(qū)域農業(yè)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寒潮 B.地震 C.旱澇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