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年代 項目 | 20世紀50年代 | 20世紀60年代 | 20世紀70年代 | 20世紀80年代 | 20世紀90年代 |
受災人口(萬/年) | 242 | 743 | 859 | 1 226 | 1 590 |
受災農田(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A.地震、洪澇、臺風 B.海嘯、風暴潮、干旱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臺風、洪澇、暴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完成下面試題。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受災人口(萬人/年) | 242 | 743 | 859 | 1226 | 1590 |
成災農田(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東省聊城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模塊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
年代 項目 |
20世紀 50年代 |
20世紀 60年代 |
20世紀 70年代 |
20世紀 80年代 |
20世紀 90年代 |
受災人口 (萬人/年) |
242 |
743 |
859 |
1 226 |
1 590 |
受災農田 (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1.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A.地震、洪澇、臺風 B.海嘯、風暴潮、干旱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臺風、洪澇、暴雨
2.廣東省受災損失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災害頻繁
B.人口增長快,經濟發(fā)展迅速
C.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薄
D.季風環(huán)流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五2.1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
年代 項目 |
20世紀 50年代 |
20世紀 60年代 |
20世紀 70年代 |
20世紀 80年代 |
20世紀 90年代 |
受災人口 (萬人/年) |
242 |
743 |
859 |
1 226 |
1 590 |
受災農田 (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1.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A.地震、洪澇、臺風 B.海嘯、風暴潮、干旱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臺風、洪澇、暴雨
2.廣東省受災損失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災害頻繁
B.人口增長快,經濟發(fā)展迅速
C.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薄
D.季風環(huán)流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二下學期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完成問題。
1.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A.地震、洪澇、臺風
B.臺風、暴雨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海嘯、風暴潮、干旱
2.一個時期以來,廣東省受災面積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是
A.寒潮災害頻繁
B. 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漠
C.季風環(huán)流改變
D.人口增長快,經濟發(fā)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河南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完成14-15題。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受災人口(萬人/年) |
242 |
743 |
859 |
1226 |
1590 |
成災農田(萬公頃/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1.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A.地震、洪澇、臺風 B.臺風、暴雨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海嘯、風暴潮、干旱
2.一個時期以來,廣東省受災面積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是
A.寒潮災害頻繁 B. 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漠
C.季風環(huán)流改變 D.人口增長快,經濟發(fā)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