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文資料,
回答問題。(30分)
材料一:農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類推。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農作物熟制分布圖。
材料二: 重慶市涪陵區(qū)是聞名遐邇的“榨菜之鄉(xiāng)”。而宜昌在19世紀末就成為中國第一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場。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統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fā)揮作用了。
材料五: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A地區(qū)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場的條件。(4分)
(3)讀材料,試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西藏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分析藏地不產茶的原因。結合藏民的主要農業(yè)活動和膳食結構特點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從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在人類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馬幫運輸很長時間以來成為茶馬古道所經地區(qū)較為單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統練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文資料,
回答問題。(30分)
材料一:農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類推。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農作物熟制分布圖。
材料二: 重慶市涪陵區(qū)是聞名遐邇的“榨菜之鄉(xiāng)”。而宜昌在19世紀末就成為中國第一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場。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統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fā)揮作用了。
材料五: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A地區(qū)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場的條件。(4分)
(3)讀材料,試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西藏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分析藏地不產茶的原因。結合藏民的主要農業(yè)活動和膳食結構特點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從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在人類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馬幫運輸很長時間以來成為茶馬古道所經地區(qū)較為單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fā)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盛產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優(yōu)產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經科學家觀測發(fā)現,銀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趨勢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層厚度卻在不斷加大。下圖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qū)域圖。
材料二:賀蘭山東麓是國內優(yōu)質釀酒葡萄的最佳生長地域,是繼河北昌黎、山東煙臺之后第三個被國家批準的葡萄酒原產地域保護區(qū)。下圖是寧夏某葡萄酒企業(yè)的生產模式圖。
(1)寧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內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當地發(fā)展農業(yè)不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3分)
(3)說明賀蘭山被稱為銀川平原“守護神”的原因。(3分)
(4)圖中葡萄酒產業(yè)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 ,(1分)據材料二中的產業(yè)鏈簡要分析原因。(2分)
(5)材料二中產業(yè)鏈的主要優(yōu)勢是?(5分)
(6)寧夏產葡萄酒為了更好地占領國內國際市場,當地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8分)
材料一 農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類推。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農作物熟制分布圖。
(1)分析A地區(qū)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
重慶市涪陵區(qū)是聞名遐邇的“榨菜之鄉(xiāng)”。而宜昌在19世紀末就成為中國第一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場。
(2)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場的條件。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統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三 “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fā)揮作用了。
材料四:如圖
(3)讀以上材料,試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西藏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分析藏地不產茶的原因。結合藏民的主要農業(yè)活動和膳食結構特點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4)從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在人類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
(5)馬幫運輸很長時間以來成為茶馬古道所經地區(qū)較為單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其原因有那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