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3為中國某區(qū)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7分)

 

 

(1)分析圖中等積溫線資料,簡述該地區(qū)積溫的大致分布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5分)

(2)圖中A是               (地形區(qū))。簡述其形成原因。(5分)

(3)黃河從甲到乙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為什么?(4分)

(4)近年來,圖中大部分地區(qū)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簡述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地表環(huán)境特征。(3分)

 

【答案】

(17分)(1)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山地高原積溫低,山谷平原積溫高。緯度、地形。(5分)

   (2)渭河平原,先斷裂下陷形成地塹,后流水沉積形成沖積平原。(5分)

   (3)水量逐漸減少。少支流補給,人類引用量大,蒸發(fā)嚴重。(4分)

   (4)植被稀少、土質(zhì)疏松、地表干燥、(3分)

【解析】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西省上饒縣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題。(12分)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啟航,下南海,穿馬六甲海峽,跨印度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2009年1月6日到達B地,并于當?shù)貢r間1月6日11時起正式開始為我國商船護航。
材料二:世界局部區(qū)域圖。

(1)B地所在的時區(qū)是        。(1分)
(2)圖中E是         海峽,F(xiàn)是         海峽。(2分)
(3)圖中G山脈是由                 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隆起而形成的。(1分)
(4)長期以來,圖示地區(qū)民族矛盾尖銳、戰(zhàn)爭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爭奪非常豐富的
         資源和十分短缺的              資源。(2分)
(5)某商船從B海域航行到A海域過程中,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2分)

A.船員看到沿岸農(nóng)民正收割小麥
B.經(jīng)過E海峽時商船為順水航行
C.時常有暴雨天氣出現(xiàn)
D.到達A海區(qū)后商船吃水更深
(6)試分析M地盛產(chǎn)長絨棉有利的自然條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圖13為中國某區(qū)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7分)

(1)分析圖中等積溫線資料,簡述該地區(qū)積溫的大致分布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5分)
(2)圖中A是               (地形區(qū))。簡述其形成原因。(5分)
(3)黃河從甲到乙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為什么?(4分)
(4)近年來,圖中大部分地區(qū)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簡述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地表環(huán)境特征。(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題。(12分)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啟航,下南海,穿馬六甲海峽,跨印度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2009年1月6日到達B地,并于當?shù)貢r間1月6日11時起正式開始為我國商船護航。

材料二:世界局部區(qū)域圖。

  (1)B地所在的時區(qū)是         。(1分)

(2)圖中E是          海峽,F(xiàn)是          海峽。(2分)

(3)圖中G山脈是由                  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隆起而形成的。(1分)

(4)長期以來,圖示地區(qū)民族矛盾尖銳、戰(zhàn)爭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爭奪非常豐富的

          資源和十分短缺的               資源。(2分)

(5)某商船從B海域航行到A海域過程中,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2分)

A.船員看到沿岸農(nóng)民正收割小麥

B.經(jīng)過E海峽時商船為順水航行

C.時常有暴雨天氣出現(xiàn)

D.到達A海區(qū)后商船吃水更深

(6)試分析M地盛產(chǎn)長絨棉有利的自然條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非洲大陸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774億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7.4%,原油日產(chǎn)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費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費量的3.4%。專家預測至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chǎn)量在世界石油總產(chǎn)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材料二:非洲曾是美國外交政策中備受冷落的角色。布什4年前在競選時曾輕描淡寫地說,非洲“不屬于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范圍”,但在2003年發(fā)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卻強化與非洲能源生產(chǎn)國的合作,確定非洲為“加強美國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材料三:據(jù)報道,2003年中國已經(jīng)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原油消費國,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在提高。根據(jù)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分析,我國是世界未來石油進口增長最多的國家。

(1)圖13中的虛線甲、乙航線是連接我國與非洲西海岸海上航線的一部分,甲航線與乙航線貨船上的貨物類型有什么差異。

(2)根據(jù)材料簡述,美國為什么把非洲確定為“加強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3)除了非洲,中亞地區(qū)也是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的重要區(qū)域,與非洲相比,我國從中亞進口石油具有哪些優(yōu)勢?                                                           ;除進口石油外,我國還可采取哪些措施,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問題?

(4)當?shù)貢r間2004年9月28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晚上10時,我國駐非洲某國的石油工人在發(fā)給北京家人的E-mail中寫道:“這里氣候濕熱、蚊蟲遍地,叢林中時有野獸出沒……”該國最有可能是圖13中a—e國中的            國,當北京家人收到E—mail時,北京時間與圖(陰影區(qū)為夜,中心點為南極點)中的           點時間最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