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閱讀材料及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描述乙圖中有效風能的分布特點,并分析江蘇省開發(fā)利用風能的主要原因。(8分)

甲圖中的瑪曲濕地是維系黃河生態(tài)安全的天然屏障;有專家指出:若這個“屏障”被破壞,劉家峽水庫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黃河流過瑪曲后平均年徑流量由137億立方米增加到164 億立方米,被稱為“黃河蓄水池”。

(2)簡述瑪曲濕地面積減小對黃河A段產生的主要影響。(6分)

(3)與江蘇省相比,說明甘肅省河西走廊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條件。(6分)

 

【答案】

 

【解析】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西省南寧市高三第二次適應性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 6O 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不僅是中華丈明的發(fā)祥地,也甘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丈化中心。

材料一    宋代曾經廣泛推行“風聞奏事”的制度,負責監(jiān)察的諫官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段墨I通考》云:“故御史為風霜之任,彈糾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舊制,但聞風彈事,提綱而已。”此例一開,臺諫官員與執(zhí)政大臣勢如水火。清代雍正帝曾頒布上諭,允許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根據“風聞”有密折奏事權力,這樣皇帝對臺諫官員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賴性大大降低了。據統(tǒng)計,和雍正元年相比,雍正七年京師廷臣的折奏數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數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撫,達到70%以上。這說明皇帝依靠奏折所獲取政治信息的重點是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夠把地方情形上報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臺諫官員。

蔣洲為山西布政使,執(zhí)掌全省財政大權,期間,濫用庫銀,逢迎結納,大肆揮霍,造成巨萬庫銀虧空。赴新任時把虧空銀兩分攤給山西全省各府州縣屬員,不足部分由侵賣木植補充,被新任巡撫塔永寧奏以風聞:“臣由陜西起程赴任途次即聞得升任布政使蔣洲虧空庫項,… …后細加體訪,… …知蔣洲實在虧空庫銀二萬余兩!鼻〉奂粗滩可袝鴦⒔y(tǒng)勛查辦此案。經多方查證,蔣洲虧缺一萬二千兩白銀,透支養(yǎng)廉銀三千余兩,侵吞工程銀二千余兩,結果蔣洲被處死。              ——根據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創(chuàng)度》整理

材料二  下圖為山西省和陜西省示意圖及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2010年年累計徑流量和年累計輸沙量的變化示意圖(年累計徑流量和年累計輸沙量為多年徑流量和愉輸沙量之和)。

(1)材料一中塔永寧自陜西省會西安前往山西省會太原,其經過的主要地形區(qū)是        平原和        谷地,并簡述兩地形區(qū)的形成的共同原因。( 8 分)

(2)汾河流城在1971——2010 年年平均降水量變化不大,指出 1971——2010 年河津水文站年輸沙量和年徑流量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分析資料和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魯)肅對(孫權)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薄瓌⒈硭溃C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三國志·魯肅傳》

材料二

(諸葛)亮答(劉備)曰:“……今(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魯肅和諸葛亮對荊州認識的相同之處。  

(2)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指出魯肅和諸葛亮提出的戰(zhàn)略目標及實現步驟。

(3)根據材料一、二,分析荊州問題對孫、劉雙方未來關系的影響。

下圖示意古荊州部分地區(qū)。

(4)據圖分析古荊州地區(qū)的交通區(qū)位。

(5)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析當時荊州地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條件。

材料三

三國時期的荊州地區(qū)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區(qū)。這一區(qū)域位于我國經濟梯次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中部。為統(tǒng)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近年來國家推進“中部崛起”戰(zhàn)略,確定其為重點開發(fā)區(qū)域,擬加大對該區(qū)域基礎設施建設等財政投入,從而使該地區(qū)面臨吸納資源、資金和人才的絕好時機。同時,東部發(fā)達地區(qū)進入產業(yè)升級換代的新階段,也使該地區(qū)具有承接東部產業(yè)轉移的區(qū)位優(yōu)勢。

改革開放30年來,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戰(zhàn)略的指導下,位于該地區(qū)的甲地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的同時,產業(yè)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

表  三次產業(yè)產值比重表(%)

第一產業(yè)

第二產業(yè)

第三產業(yè)

1978年

全國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國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據表,指出甲地產業(yè)結構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經濟發(fā)展的特點。

(7)運用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的原理,結合材料分析三國時期的荊州地區(qū)在當時和現在所處地位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