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分布區(qū),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滑坡的地理分布以________為界,東部稀少,西部密集;以________為界,東南密集,西北稀少。
(2)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泥石流和滑坡疊加區(qū)在第二級階梯上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什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中新網2011年6月9日電 近日,民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農業(yè)部、林業(yè)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jiān)會、海洋局、統(tǒng)計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對2011年5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進行了會商和核定。核定結果表明,2011年5月,中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干旱、低溫冷凍和雪災以及地震為主,受災人口6457.1萬人(次),因災死亡157人(其中因森林火災死亡16人),失蹤22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84.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749萬畝,其中絕收面積1434萬畝;倒塌房屋10.7萬間,損壞房屋43.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51.7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2008年屬于巨災年份,不列入統(tǒng)計比較),死亡(含失蹤)人口數量增長1成,受災人口數量增長5成,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數量增長7成,農作物絕收面積增長1倍,直接經濟損失增長4倍。
材料2:讀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及分布圖。
(1)上述材料說明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多、頻率高,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材料2反映了我國自然災害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中看出,內蒙古自治區(qū)主要的自然災害有_______、________等,臺風主要發(fā)生在________地區(qū),這反映了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以上特點外,我國自然災害還具有什么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模擬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中國部分災害分布圖,判斷完成20—21題。
20.圖例中數字3和4所代表的主要災害類型分別是
A.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B.干旱和臺風
C.地震和巖溶塌陷 D.風暴潮和泥石流
21.下列圖例所代表的主要災害類型的主要成因對應不正確的是
A. 2—氣候、地形因素 B.4—人類活動
C. 5—地形崎嶇 D.1—自然原因
22.各種災害在形成、發(fā)展、致災上彼此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性。下列災害存在著關聯(lián)性的是
A.臺風一暴雨洪澇一干熱風. B.地震一滑坡、泥石流一疫病流行
C.暴雨一海嘯一火災 D。寒潮一霜凍一干旱,火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新網2010年6月9日電 近日,民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農業(yè)部、林業(yè)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jiān)會、海洋局、統(tǒng)計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對2010年5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進行了會商和核定。核定結果表明,2010年5月,中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干旱、低溫冷凍和雪災以及地震為主,受災人口6 457.1萬人(次),因災死亡157人(其中因森林火災死亡16人),失蹤22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84.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 749萬畝,其中絕收面積1 434萬畝;倒塌房屋10.7萬間,損壞房屋43.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51.7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2008年屬于巨災年份,不列入統(tǒng)計比較),死亡(含失蹤)人口數量增長1成,受災人口數量增長5成,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數量增長7成,農作物絕收面積增長1倍,直接經濟損失增長4倍。
材料二 讀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及分布圖
(1)上述材料說明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多、頻率高,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自然災害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中看出,內蒙古自治區(qū)主要的自然災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臺風主要發(fā)生在__________地區(qū),這反映了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除以上特點外,我國自然災害還具有什么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