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甲、乙兩地的氣候資料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為( )
A. 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B.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陽輻射 B. 大氣環(huán)流
C. 下墊面狀況 D. 人類活動
【答案】
【1】C
【2】B
【解析】試題分析:
【1】該題主要考查氣候類型的判讀。.讀圖,根據(jù)氣溫和降水資料,甲地1月氣溫低,且氣溫高于0℃,屬于亞熱帶帶,且包含溫帶海洋性氣候,甲地年降水量在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應該是地中海氣候,乙地1月氣溫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半年,雨熱同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所以A對。
【2】結合前面分析,甲地氣候成因主要是由于夏季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炎熱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風的影響溫和多雨,乙地氣候成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冬夏季風的交替控制,所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可見是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結果,B對。甲乙處在同緯度,太陽輻射差別不大,A錯。甲乙兩地附近均無大型洋流流經,特別是甲地不會有洋流經過,C錯。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主要集中于城市熱島效應,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導致旱澇頻繁等,不能影響氣候類型,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能正確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發(fā)展的第Ⅲ階段
A. 城市化發(fā)展以小城鎮(zhèn)為主導 B. 城鄉(xiāng)一體化地帶初步形成
C. 廣州和深圳的帶動作用減弱 D. 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導下的城市群模式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5世紀以前,人類有了“魚鹽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認識
B.15世紀,鄭和下西洋標志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C.《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把世界海洋的開發(fā)與管理引入了一個新時代
D.英國人庫克首先完成了環(huán)南極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家鄉(xiāng)濰坊市(36.5°N,119.1°E)進行實地考察。該學習小組觀測太陽,此時太陽處于正南方位,仰角為60°。下圖為該小組觀測到的某居民樓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此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時北京時間為12時
B. 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
C. 當日晝長夜短
D. 此時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2】為了冬至時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學習小組建議居民將太陽能集熱板( )
A. 調整方向 B. 不用調整
C. 角度大約上調9° D. 角度大約下調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qū)域地殼厚度等值線圖,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區(qū)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殼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 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qū)海拔最高
C. 斷層分布的區(qū)域均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
D. 兩地地殼厚度的差異不等于其相對高差
【2】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10km 處可以表示
A. 海平面 B. 莫霍界面 C. 巖石圈底面 D. 古登堡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地區(qū)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情況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流域最可能產生的生態(tài)問題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鹽堿化 D. 地面沉降
【2】【2】有關該地區(qū)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沙塵暴強度和頻率降低 B. 氣溫日較差增大
C. 城鎮(zhèn)面積增長幅度最大 D. 河流流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北方某地區(qū)春夏生產糧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產蔬菜,同時開辦了大型養(yǎng)豬場。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
A.水稻種植業(yè)
B.大牧場放牧業(yè)
C.混合農業(yè)
D.熱帶遷移農業(yè)
(2)利用塑料大棚種植疏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條件
B.熱量條件
C.降水條件
D.土壤條件
(3)促進該農業(yè)生產結構如此改變的主要區(qū)位因素是( )
A.生產技術
B.市場
C.政策
D.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局部地區(qū)農牧界線演變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圖示農牧界線演變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從低緯向高緯、趶膬汝懴蜓睾!、蹚臇|南向西北 ④從荒漠到草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圖示農牧界線演變的社會經濟原因包括
A. 東部荒漠化嚴重 B. 人口壓力增大
C. 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 D. 全球氣候變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紅河、瀾滄江沿岸和無量山、哀牢山地帶。下圖為哈尼族梯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文化生態(tài)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人與自然高度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①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②凈化地表徑流
③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④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這是因為
A. 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B. 可以避免洪澇災害
C. 可以獲得清潔的水源 D. 可以觀賞梯田美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