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表“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tǒng)計表”,完成下題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災人口(萬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成災農(nóng)田(萬公頃/年)

18.1

43.9

53.7

82.0

89.1

一個時期以來,廣東省受災面積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是(    )

       A.寒潮災害頻繁                                     B.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漠

       C.季風環(huán)流改變                                    D.人口增長快,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塔里木河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楊林(公頃)

20世紀50年代

14.6億

3~5

5.4萬

20世紀90年代

2.5億

11~13

0.7萬

(1)材料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區(qū)存在著什么問題?

(2)分析產(chǎn)生上述問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統(tǒng)練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霜期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終霜間的時段,其余時段為無霜期。下表中距平值為該年代與50年平均值的差距。讀我國某地20世紀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下列各題。

項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初霜日

均值(日/月)

2/10

4/10

26/9

21/9

25/9

距平(天)

+5

+7

-1

-6

-2

終霜日

均值(日/月)

3/5

21/5

15/5

22/5

20/5

距平(天)

-14

+4

-2

+5

+3

1.據(jù)表推斷該地的霜期、無霜期的變化特點是

A. 50年代,霜期結(jié)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變短

C. 80年代,無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無霜期變化最大

2.該地有可能是我國

A.海南島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華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歙州學校09-10學年度高二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表,回答1-2題。

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fā)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tǒng)計表

時間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強沙塵暴次數(shù)(次)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導致強沙塵暴次數(shù)和土地沙化速度變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A.圍湖造田                         B.深居內(nèi)陸,降水稀少

C.植樹種草                         D.過度放牧等不合理生產(chǎn)活動

2.對防治該環(huán)境問題可行的措施有(     )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態(tài)移民    ③建設防護林體系    ④開采礦產(chǎn)資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tǒng)計表”,完成下題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災人口(萬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成災農(nóng)田(萬公頃/年)

18.1

43.9

53.7

82.0

89.1

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A.地震、洪澇、臺風                         B.臺風、暴雨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海嘯、風暴潮、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