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圖,圖中①②③表示北半球不同緯度三地白晝長度隨時間變化。完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表示3月21日前后 B.乙表示6月22日前后
C.三地緯度可依次為40°N、66°N、30°N D.①地較②地晝夜長短的年變化幅度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黃岡新內參·高考(專題)模擬測試卷·地理 題型:022
讀下圖(圖中的a、b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的圖a、圖b和上表表示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溫度帶是________。
(3)解釋圖b中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過對人口________的影響,而影響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同時又通過人口分布而影響________的形成和發(fā)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人文因素有
[ ]
A.經(jīng)濟狀況 |
B.交通條件 |
C.歷史條件 |
D.政策法規(gu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屆人教版新課標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測試卷、世界地理 題型:0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東北地區(qū)簡圖,下表是“東北地區(qū)和長江三角洲部分省區(qū)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chǎn)的比較表(2002年)”。讀圖和表格,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大興安嶺的字母代號是 ;表示俄羅斯的數(shù)字序號是 。
(2)與長江三角洲相比,東北地區(qū)糧食單位面積產(chǎn)量較 ;但糧食商品率較高,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面積較 。
(3)東北地區(qū)與美國中部平原相比,兩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共同特點有生產(chǎn)規(guī)模 (大或。瑱C械化程度 (高或低)。
(4)為促進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東北地區(qū)應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平原地區(qū):
西部草原區(qū):
山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湖北宜昌三峽高中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1分)讀下圖“我國華北地區(qū)某中等城市信息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e表示小麥種植業(yè)、花卉與乳牛業(yè)、工業(yè)、商業(yè)、住宅用地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的情況,請將字母填入表中。(4分)
用地類型 | 小麥種植業(yè) | 花卉與乳牛業(yè) | 工業(yè) | 商業(yè) | 住宅用地 |
字母 | e | | | | |
A.5—大型超市 | B.6—小麥種植 | C.7—飛機場 | D.8—鋼鐵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以來,糧食危機席卷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凸顯。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二:我國中長期糧食消費預測表
我國中長期糧食消費預測表
項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億人) | 14.42 | 15.47 | 16.00 |
糧食總消費量(億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糧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1955―2006年我國的人均糧食產(chǎn)量總體趨勢為 ,主要原因有 。(雙項選擇)
A.人口總量下降 B.耕地面積減少 C.水利設施建設 D.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展
(2)材料一圖中顯示我國糧食生產(chǎn)穩(wěn)定性 ,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單項選擇)
A.地質災害頻繁 B.全球氣溫變暖 C.夏季風強弱不定 D.冬季低溫嚴重
(3)材料一有兩個波幅變化顯著階段,依次是 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個階段波幅大的主要原因是 (雙項選擇)。
A.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B.農(nóng)業(yè)科技投入加大
C.生態(tài)退耕,耕地面積減少 D.農(nóng)業(yè)結構調整
(4)依據(jù)材料二反映出我國糧食中長期消費的兩大趨勢分別是 、
,出現(xiàn)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