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關于非洲及其周圍7月氣壓及盛行風分布圖,回答問題(13分)

注:熱帶輻合帶是指兩半球信風氣流形成的輻合地帶的總稱。

(1)分析圖1中,南半球等壓線比北半球等壓線平直的原因。(2分)

(2)比較圖1中甲、乙兩地的氣壓差異,并分析其成因。(5分)

(3)比較圖2中M、N兩處盛行風的風向及性質(zhì)差異,說明N處盛行風的成因。(6分)

 

【答案】

 

(1)由于南半球大陸面積較小、而海域面積較大(1分),海陸熱力差異相對較小,所以等壓線較平直。(1分)

(2)氣壓差異:甲地受低氣壓控制,而乙地受高氣壓控制(2分)。這是由于此時甲地正值夏季,大陸上比同緯度海洋升溫快,氣溫高,近地面形成低氣壓(2分),而乙地則相反(1分)

(3)M處的盛行風風向為東北風,該處的盛行風較為干燥(2分);而N處的盛行風風向為西南風,該處的盛行風較為濕潤(2分)。

成因:南半球的東南信風隨著風帶的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影響到海陸的氣壓分布。北半球因為陸地面積大,海陸對比差異顯著,氣壓帶、風帶呈帶狀分布情況遭到明顯破壞;南半球大陸面積小,海域面積較大,海陸熱力差異相對較小,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等壓線比較平直。

(2)讀圖可知甲地受低壓中心影響,乙地受高氣壓影響,由此得到前半問的答案。甲地在回歸線附近,本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但因此時甲地正值夏季,夏季大陸上比同緯度海洋升溫快,氣溫高,空氣受熱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乙地地處南回歸線附近,此時正值冬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壓較高,注意參考答案簡單地說乙地則相反值得商榷。

(3)M、N兩地的風向可以通過讀圖得到。M地的東北風,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運動過程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所以比較干燥;N處的西南風來自緯度較低的熱帶海洋,水汽較多,在向高緯度運動過程溫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結,因此N處的盛行風比較濕潤。7月份北半球處于夏季,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成西南風。該風的形成原因與東南亞、南亞夏季西南季風的形成原因相同。

考點:本題考查氣壓帶、風帶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20分)

材料一 “第三亞歐大陸橋”以深圳港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港口群為起點,由昆明經(jīng)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從土耳其進入歐洲,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港,橫貫亞歐21個國家(含非洲支線四個國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長約15 157千米,比目前經(jīng)東南沿海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

材料二 三條亞歐大陸橋路線圖

材料三 西亞及其周邊地區(qū)圖

(1)由材料二中圖可知,第二亞歐大陸橋在我國境內(nèi)的鐵路線名稱是________,其東西兩端瀕臨的海洋分別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①是________海,②是________運河。

②處的交通運輸方式與鐵路運輸方式相比有何特點?

(3)沿第二亞歐大陸橋自西往東                                           (  )

A.降水逐漸減少,氣候的大陸性逐漸增強

B.自然景觀呈現(xiàn)出從沿海到內(nèi)陸再到沿海的地域分異的變化特點

C.沿途可以參觀凱旋門、克里姆林宮、秦始皇陵兵馬俑、龍門石窟等名勝古跡

D.在我國境內(nèi)跨越地勢三級階梯

(4)下列關于第三亞歐大陸橋建設的優(yōu)勢,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較好,避開了高寒和沙漠地區(qū),相鄰港口無封凍期

B.連接了亞洲、歐洲和非洲,市場前景廣闊

C.連接了世界上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時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

D.大陸沿線資源豐富,但各國經(jīng)濟互補性較差

(5)簡述第二亞歐大陸橋?qū)κ澜缃煌ㄟ\輸?shù)囊饬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