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黃海南部的沙洲群是黃海西南部淺海大陸架的一種特殊巨型沉積地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輻射狀沙洲群。南黃海輻射沙洲地區(qū)擁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輻聚輻散潮流體系,使得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強。沙脊頂上流速小,沙槽底層流速大,每日兩次的潮起潮落,像是一把把永不疲倦的耙子,塑造著沙洲的形態(tài),形成了以沙脊為扇骨,以沙槽為折痕的“巨形折扇”。

2019年7月初,位于沙洲群中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一望無際的濕地灘涂是全球大量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本次申遺,這一地區(qū)正是以其杰出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價值,贏得了世界遺產評委的青睞。

(1)簡述黃海南部沙洲群輻射狀“巨型折扇”奇觀的形成過程。

(2)分析南黃海輻射沙洲群成為候鳥棲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條件。

【答案】(1)古黃河和古長江帶來豐富泥沙,在沿海地區(qū)沉積形成沙洲群;在輻聚輻散潮流作用下,沙洲群呈現輻射狀,沙脊頂上流速小,泥沙沉積,沙槽底層流速大,不斷沖刷侵蝕,沙洲形成槽深脊高的輻射狀“巨型折扇”。

(2)(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區(qū)),冬季溫和,雨水豐沛,氣候優(yōu)越。濕地灘涂面積廣,兼具陸地與海洋環(huán)境特征,為海洋生物和候鳥提供了多樣的生存空間;濕地灘涂富含營養(yǎng)物質,候鳥食物來源豐富;沙洲群是天然的海堤,能緩沖外海大浪和風暴潮的沖擊,棲息繁衍環(huán)境安全。(任答3點)

【解析】

本大題以黃海南部沙洲群為背景,以相關圖文信息為材料,設置兩道小題,涉及沙洲群的形成過程、流水沉積、海水侵蝕及沉積、生物多樣性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描述及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黃海南部沙洲群輻射狀巨型折扇奇觀的形成過程應從流水沉積和海水侵蝕、沉積方面進行敘述。圖中顯示,黃河故道和長江故道曾以該地為入海口,古黃河和古長江帶來豐富泥沙,在河口地區(qū)因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在沿海地區(qū)形成沙洲群;材料信息表明,南黃海輻射沙洲地區(qū)擁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輻聚、輻散潮流體系,潮流輻聚、輻散過程中,沙脊頂上流速小,以沉積為主,使得沙脊變高,沙槽底層流速大,以侵蝕為主,使得沙槽變深,在輻聚、輻散潮流作用下,使得沙洲群不斷向海洋呈現輻射狀伸展,從而導致沙洲群形成槽深脊高的輻射狀巨型折扇

2)南黃海輻射沙洲群成為候鳥棲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條件應從生存環(huán)境和食物等方面進行分析 。南黃海輻射沙洲群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區(qū),冬季溫和濕潤,氣候優(yōu)越,適合候鳥棲息繁衍。材料顯示,一望無際的濕地灘涂是全球大量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說明當地濕地灘涂面積廣,兼具陸地與海洋環(huán)境特征,為海洋生物和候鳥提供了多樣的生存空間適合候鳥棲息繁衍。南黃海沙洲群是天然的沙堤,能緩沖外海大浪和風暴潮的沖擊,環(huán)境安全度較高,適合候鳥棲息繁衍。具有豐富泥沙的濕地灘涂富含營養(yǎng)物質,浮游生物繁盛,魚類較多,因此候鳥食物來源豐富,適合候鳥棲息繁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血跡石”是三億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鈣質硬殼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遺體,在沉積期間,與海水中的氧化鐵和氧化錳成分發(fā)生作用,形成的一種奇特巖石!扒耸睘榫嘟窦s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侏羅紀噴發(fā)的巖漿凝結而成。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血跡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巖石分別是

A.大理巖和砂巖B.砂巖和片麻巖

C.花崗巖和石灰?guī)rD.石灰?guī)r和玄武巖

2關于“血跡石”和“千人石”的形成,敘述正確的是

A.“千人石”中一定會有化石

B.“血跡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C.“千人石”的形成經歷了變質作用和冷卻凝固作用

D.“血跡石”的形成依次經歷了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和地殼運動等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發(fā)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區(qū)的相對海平面變化是區(qū)域性陸地升降與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結果。下左圖為黃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圖,下右圖為上海市黃浦江防汛墻高度變化示意圖。

完成下列各題。

1黃浦江沿岸地區(qū)易受內澇威脅,主要因

①降雨較多,蒸發(fā)量小②河網密度小,河道較狹窄

③地勢低平,流速緩慢 ④受臺風影響,易發(fā)生暴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不考慮防汛標準提高,造成黃浦江防汛墻高度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河流淤積加劇,河岸高度升高B. 相對海平面升高,風暴潮位升高

C. 陸地構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對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相對濕度是單位體積空氣所含水汽密度與該溫度下飽和水汽密度之比,飽和水汽密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下圖為晴天天氣下測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策勒縣流沙前緣近地面0.5m和2m處溫度與大氣相對濕度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一天中流沙前緣浮沙開始增多的時刻是

A.0:59B.5:59

C.9 :59D.15:59

2流沙前緣的相對濕度

A.與溫度呈負相關B.與溫度呈正相關

C.越接近綠洲越小D.日變化主要受蒸發(fā)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雖毗鄰撒哈拉沙漠,但是夏季非常涼爽,是理想的避暑圣地。下圖為摩洛哥及周邊區(qū)域略圖,下表為卡薩布蘭卡氣候資料。

(1)分析摩洛哥夏季涼爽的主要原因。

(2)根據提供的氣候資料,補充完成卡薩布蘭卡月降水量變化曲線圖。

(3)說明卡薩布蘭卡降水季節(jié)分配的主要特點,并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武威以西……地廣人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漢書地理志》)。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段文字描述的區(qū)域(  )

①深居大陸腹地  ②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③森林廣布 ④地表千溝萬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該段文字描述的區(qū)域最常見的生態(tài)問題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過度放牧D.盲目開墾

3該地區(qū)的土地荒漠化會導致(  )

①湖泊被泥沙淤塞、诘叵滤幌陆怠、垡l(fā)饑荒 ④因缺乏食物而鼠害減輕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漠化是指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條件和巖溶極其發(fā)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為活動干擾,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導致土壤嚴重流失,基巖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也是巖溶地區(qū)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讀2011年我國部分省區(qū)石漠化土地面積統(tǒng)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石漠化嚴重地區(qū)主要分布在( )

A. 西南地區(qū) B. 東南沿海地區(qū)

C.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D. 南方丘陵地區(qū)

2圖示石漠化面積最大的省,其主要人為原因有( )

①石灰?guī)r廣泛發(fā)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壞嚴重 ③土層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較多,特別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蝕作用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六普”),廣東省流動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東冀、西翼和山 區(qū)。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五普”)相比,“六普”廣東省內流動人數從598. 92萬增至 989. 27萬,省外流入人數由1506. 49萬增至2149. 78萬。

下圖示意廣東省流動人口遷移原因 (單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五普”至“六普”期間,廣東省流動人口

①規(guī)模大、增長快②以省內流動為主③以青壯年人口為主體④流入地區(qū)分布均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與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數相比,廣東省內流動人口數占流動總人口比重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經濟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會因素④歷史因素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3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廣東省,有利于廣東省

A.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B.降低社會保障風險

C.緩解交通擁堵狀況D.減輕人口老齡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省區(qū)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總數的統(tǒng)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圖中省區(qū)人口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該年凈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寧夏D.該年凈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蘇

2從圖中可以看出

A.與江蘇相比,上海的老年人口多B.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人口出生率較低

C.經濟發(fā)展水平與人口自然增長率呈正相關D.與北京相比,西藏的勞動力更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