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地球內(nèi)部構造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A、B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界面、_______________界面。橫波在通過A界面時,波速,_______________通過B界面時,波速_______________;說明B界以下的D層物質(zhì)接近于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

(2)圖中數(shù)碼和字母代表的圈層名稱是:

①+②+③是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

 

(1)莫霍 古登堡 明顯加快 突然消失 液體

(2)巖石圈 軟流層 地幔 地核(外核)

 

地球內(nèi)部有兩個明顯的不連續(xù)面,一是位于地表以下平均17千米處的莫霍界面,另一個是位于地表以下2 900千米處的古登堡界面。在通過莫霍界面時,縱波、橫波波速都增加,通過古登堡面時,橫波消失,因橫波不能通過液體傳播,因此推斷此面以下物質(zhì)接近液體狀態(tài)。從圖中可看出④處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處,為軟流層,此上的①②③為巖石圈;C是兩個不連續(xù)面之間的地幔,D為外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3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反映巖石圈板塊分布情況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處為板塊交界處。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反映出的板塊有

A5個???? B6個???? C7個???? D8

2.下列有關板塊構造說法正確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為消亡邊界

B.O、NL所在大洋面積都在擴大

C.O處附近巖漿活動頻繁

D.六大板塊內(nèi)部都很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2是反映巖石圈板塊分布情況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處為板塊交界處。讀圖回答10-11題。

10.圖2中反映出的板塊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11.下列有關板塊構造說法正確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為消亡邊界 B.O、N、L所在大洋面積都在擴大

    C.O處附近巖漿活動頻繁         D.六大板塊內(nèi)部都很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反映巖石圈板塊分布情況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處為板塊交界處。讀圖回答17-18題。

17.圖2中反映出的板塊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18.下列有關板塊構造說法不正確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為生長邊界

B.O、N、L所在大洋面積都在擴大

C.Q處附近地殼活動頻繁

D.板塊內(nèi)部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反映巖石圈板塊分布情況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處為板塊交界處。讀圖回答17-18題。

17.圖2中反映出的板塊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18.下列有關板塊構造說法不正確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為生長邊界

B.O、N、L所在大洋面積都在擴大

C.Q處附近地殼活動頻繁

D.板塊內(nèi)部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