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關于農業(yè)生產敘述,正確的是


  1. A.
    無論是平原還是山區(qū)應該大力發(fā)展種植業(yè)
  2. B.
    我國把小麥種植高度提高到海拔4000米,這是改造地形的結果
  3. C.
    市場的需求量是最終決定農業(yè)生產的類型和規(guī)模
  4. D.
    自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yè)區(qū)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瑞安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圖甲和圖乙表示黑龍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沼澤、耕地及人口的變化,據此完成問題。

【小題1】關于圖甲與圖乙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數量的變化呈負相關
C.1976—1986年,耕地面積與非農業(y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濕地面積與總人口數量的變化呈正相關
【小題2】與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D.洪澇災害更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余姚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圖甲和圖乙表示黑龍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沼澤、耕地及
人口的變化,據此完成問題。

【小題1】關于圖甲與圖乙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數量的變化呈負相關
C.1976—1986年,耕地面積與非農業(y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濕地面積與總人口數量的變化呈正相關
【小題2】與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D.洪澇災害更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和圖乙表示黑龍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沼澤、耕地及人口的變化,據此完成問題。

1.關于圖甲與圖乙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數量的變化呈負相關

(C)1976—1986年,耕地面積與非農業(y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濕地面積與總人口數量的變化呈正相關

2.與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D)洪澇災害更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福建省晉江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文科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甲和圖乙表示黑龍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沼澤、耕地及人口的變化,據此完成31-32題。

 

 

1.關于甲圖與乙圖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數量的變化呈負相關

  C.1976—1986年,耕地面積與非農業(y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濕地面積與總人口數量的變化呈正相關

2.與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D.洪澇災害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北京市崇文區(qū)2010屆高三一模文綜試題 題型:選擇題

圖2和圖3表示黑龍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沼澤、耕地及人口的變化,據此完成9、10題。

9.關于圖2與圖3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    )

 A.1954—1976年,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濕地面積與農業(yè)人口數量的變化呈負相關

 C.1976—1986年,耕地面積與非農業(y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濕地面積與總人口數量的變化呈正相關

10.與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農業(yè)生產面臨的問題是  (    )

 A.勞動力短缺      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D.洪澇災害更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