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1950  31958  31964  31968  31974  31976  31980  31986  31988  31994  32000  32004  32006  32010  32016  32018  32024  32028  32030  32034  32036  32040  32042  32044  32045  32046  32048  32049  32050  32052  32054  32058  32060  32064  32066  32070  32076  32078  32084  32088  32090  32094  32100  32106  32108  32114  32118  32120  32126  32130  32136  32144  109140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6為“三地區(qū)的農業(yè)資料比較圖”,讀圖回答11~12題。

 

 

1.與圖示資料相符合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A.甲——美國商品谷物農業(yè)

B.乙——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

C.丙——亞洲水稻種植業(yè)

D.甲——城郊乳畜業(yè)

2.下列屬于甲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的是

A.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廣闊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常年高溫少雨的氣候

D.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7為“新疆和田地區(qū)人口增長、耕地擴大所產生的影響關聯(lián)圖”,讀圖完成13~14題。

 

 

1.圖中,甲表示

A.土地鹽漬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量量減少                     D.流動沙丘向綠洲侵襲

2.導致圖示區(qū)荒漠化問題加劇的人類活動原因有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擴大耕地        ⑤風沙侵襲          ⑥人口和貧困問題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表1,完成15~16題。

表1  我國某地區(qū)三個工廠投入構成比例(%)

 

工廠

原料

能源

運費

科技

工資

其他

41

17

2

5

14

20

4

8

5

50

13

20

17

10

11

3

39

20

 

1.甲比丙運費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產品輕,科技含量高               B.距原料地和市場近

C.交通發(fā)達,航空運輸為主           D.需要原料和能源少

2.最適宜發(fā)展乙類工廠的是

A.西部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青藏地區(qū)       D.京滬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內蒙古山路煤炭集團光伏發(fā)電產業(yè)鏈模式圖”,回答17~18題。

 

 

1.產業(yè)鏈模式圖中的①②分別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廠                  B.供氣、液化氣站

C.供水、農田灌溉                          D.鋼材、軋鋼廠

2.關于此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煤矸石和秸稈等廢棄物用于熱電廠鍋爐燃燒  B.熱電廠的蒸汽可用于多晶硅的生產

  C.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用作熱電廠冷卻水源      D.熱電廠發(fā)電作為多晶硅生產的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雙選題

根據(jù)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我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為66557萬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0.57%。圖9中四幅圖是我國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圖,圖10中A、B兩點是2000、2010年的人口年齡結構圖。讀圖完成19~20題。

 

 

 

 

1.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正確的判斷有

A.圖13中②圖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

B.圖13中④圖表示1982年人口普查結果

C.圖14中B點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

D.圖14中A點與圖13中③圖相對應

2.第六次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

A.城市化發(fā)展迅速,已進入成熟階段

B.已進入人口低速增長階段

C.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勞動力不足

D.計劃生育政策效果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雙選題

圖11表示某地區(qū)城市分布情況及圖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線示意圖,讀后完成21~22題。

 

 

1.圖中城市

A.共有三級城市等級體系

B.甲城市服務范圍比乙城市廣

C.與乙城市同等級的城市數(shù)目少于丙城市同等級城市數(shù)目

D.乙、丙都是甲城的衛(wèi)星城,服務功能相同

2.關于圖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確的是

A.a<b   B.b<c   C.b<d   D.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雙選題

圖12為“1996—2006年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及總量億噸標準煤原煤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變化圖”,讀圖回答23~24題。

 

 

1.從圖示來看

A.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接近的時期是2000年前后

B.圖示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始終大于能源生產

C.2000年后,經濟發(fā)展快,進口的能源數(shù)量增加

D.原煤生產占生生產量的比重上升。但總數(shù)量減少

2.針對圖中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的變化越勢,應采取的對策

A.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減少石油戰(zhàn)略儲備,降低對外外依賴性

C.加強國際合怍 

D.減少煤炭的開采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雙選題

圖13為“中國沿海省區(qū)耕地、水資源對比圖”,讀圖分析回答25~26題。

 

 

1.由圖可知,我國沿海省區(qū)中

A.河北水土配合協(xié)調最差          B.廣西水土配合協(xié)調最佳

C.水土配合總體較協(xié)調            D.水土配合總體不協(xié)調

2.影響圖中各省市水土資源對比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積溫         C.地形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我國某校“環(huán)球探險社團”在暑期進行了網上模擬探險活動,圖14表示探險區(qū)域和探險路線,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6分)

 

 

(1)學生在緯度接近的A、B兩區(qū)域看到的自然帶分別是:            、           ,影響A區(qū)域自然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4分)

(2)C探險區(qū)存在一個       (高或低)溫中心,該區(qū)域種植業(yè)集中于         地帶,豐富的新能源有                   。(4分)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徑D海域,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有        。(2分)

A.輪船順風順水   B.輪船逆風逆水    C.白晝越來越長    D.太陽從東偏北方向升起[來(4)圖15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攝的照片是    ,該地貌景觀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3分)

 

 

(5)探險路線經過墨西哥坎昆,2010年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在該地舉行,這次會議共同注的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主要是          。為解決此問題,我國近幾年來采取的具體措施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圖16和圖17分別表示2000年中國農村勞動力在產業(yè)和空間轉移的流向(占總量比重),讀圖和表2,完成下列問題。(16分)

(表2) 2000年中國跨省人口流動的地區(qū)構成

 

流出

。ㄊ校

貴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總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蘇

浙江

廣東

其他

占總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據(jù)圖,分析2000年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國人口跨省流動的空間特征,并說明主要原因。(4分)

 

 

 

 

 

(3)農村勞動力轉移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產生什么影響?(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