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6933 46941 46947 46951 46957 46959 46963 46969 46971 46977 46983 46987 46989 46993 46999 47001 47007 47011 47013 47017 47019 47023 47025 47027 47028 47029 47031 47032 47033 47035 47037 47041 47043 47047 47049 47053 47059 47061 47067 47071 47073 47077 47083 47089 47091 47097 47101 47103 47109 47113 47119 47127 109140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讀我國某地區(qū)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題。
| (1) |
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別是(單位:mm/年)
|
[ ] |
A. |
>400,>25
|
B. |
<400,>25
|
C. |
>400,<25
|
D. |
<400,<25
|
|
(2) |
甲、乙、丙三地分別是
|
[ ] |
A. |
祁連山脈、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
|
B. |
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內蒙古高原
|
C. |
巫山山脈、四川盆地、江漢平原
|
D. |
秦嶺、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
|
(3) |
圖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 ] |
A. |
水流湍急、含沙量較小、有結冰期、有凌汛現(xiàn)象
|
B. |
水流平緩、含沙量較小、有結冰期、無凌汛現(xiàn)象
|
C. |
水流平緩、含沙量較大、有結冰期、無凌汛現(xiàn)象
|
D. |
水流湍急、含沙量較大、有結冰期、有凌汛現(xiàn)象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廠一化工車間連續(xù)發(fā)生爆炸,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機物被排入松花江,松花江發(fā)生重大水污染事件。12月22日,所造成的污染帶抵達俄羅斯遠東重鎮(zhèn)哈巴羅夫斯克,給當?shù)鼐用竦娘嬎畮砝щy,俄羅斯向中方提出4000萬元人民幣的索賠要求。據(jù)此回答下題。
| (1) |
松花江上污染帶的流速約為
|
[ ] |
A. |
3.2千米/小時
|
B. |
1.8千米/小時
|
C. |
0.8千米/小時
|
D. |
0.1千米/小時
|
|
(2) |
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機物污染水體后,最佳的治理方法是
|
[ ] |
A. |
燃燒法
|
B. |
播撒粉狀石灰沉降
|
C. |
放任自凈
|
D. |
活性炭吸附
|
|
(3) |
俄羅斯向中方的索賠事件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
[ ] |
A. |
共同性原則
|
B. |
持續(xù)性原則
|
C. |
公平性原則
|
D. |
全球性原則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讀右圖,回答下題。
| (1) |
此圖可以簡單看作是“地理環(huán)境中的碳循環(huán)”。正確完成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 ] |
A. |
①動物 、诰G色植物 、跲2 、蹸O2
|
B. |
①動物 、诰G色植物 ③CO2 、躉2
|
C. |
①綠色植物 、趧游铩 、跜O2 、躉2
|
D. |
①綠色植物 ②動物 、跲2 、蹸O2
|
|
(2) |
此圖可以說明:①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和演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②生物是地理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必須依賴并適應環(huán)境 ③生物的出現(xiàn),改造了大氣圈 、苌锸堑乩憝h(huán)境的重要組成要素
|
[ ]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
(3) |
此圖還可以說明:①人類活動可以改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②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物質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 、圩匀坏乩憝h(huán)境要素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④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的“整體”
|
[ ] |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下圖為30°N附近四條河流的河口位置圖。讀圖回答下題。
| (1) |
按流程的長短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 |
A. |
甲丁丙乙
|
B. |
甲丁乙丙
|
C. |
乙丙丁甲
|
D. |
丁丙乙甲
|
|
(2) |
下列對四條河流河口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
A. |
甲處是世界著名的黃麻產(chǎn)區(qū)
|
B. |
乙處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產(chǎn)區(qū)
|
C. |
丙處是所在國最大的工業(yè)區(qū)
|
D. |
丁處是所在國最大的林業(yè)區(qū)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下圖所示區(qū)域中A、B兩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分別為28°34′和27°34′,且A地當日物體影子最短時,格林尼治時間為3時54分。讀圖回答下題。
| (1) |
圖示地區(qū)范圍內的著名工業(yè)區(qū)是
|
[ ] |
A. |
遼中南工業(yè)區(qū)
|
B. |
韓國釜山工業(yè)區(qū)
|
C. |
日本瀨戶內海沿岸工業(yè)區(qū)
|
D. |
英格蘭南部工業(yè)區(qū)
|
|
(2) |
該圖的比例尺是
|
[ ] |
A. |
|
B. |
|
C. |
1∕10000000
|
D. |
1:4500000
|
|
(3) |
該工業(yè)區(qū)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 ] |
A. |
環(huán)境污染嚴重
|
B. |
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
C. |
生產(chǎn)結構單一
|
D. |
工業(yè)布局不合理
|
|
(4) |
與該工業(yè)區(qū)處于同一自然帶的另一種氣候類型形成的原因是
①受季風的影響 、谑芪黠L的影響 ③受暖流的影響 、苁芎鞯挠绊憽 、菔芎j懳恢玫挠绊憿奘艿匦蔚挠绊
|
[ ] |
A. |
①④⑤
|
B. |
②③⑤
|
C. |
①③⑥
|
D. |
②③⑥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右圖所示區(qū)域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為圓心。讀圖回答下題。
| (1) |
A點的坐標是
|
[ ] |
A. |
10oN,80oE
|
B. |
10oS,80oE
|
C. |
10oN,100oW
|
D. |
10oS,100oW
|
|
(2) |
該日A地正午太陽高度是
|
[ ] |
A. |
90o
|
B. |
80o
|
C. |
70o
|
D. |
66o34′
|
|
(3) |
此時北京時間是
|
[ ] |
A. |
2點40分
|
B. |
14點40分
|
C. |
13點20分
|
D. |
1點20分
|
|
(4) |
P在Y的
|
[ ] |
A. |
西北方向
|
B. |
東南方向
|
C. |
西南方向
|
D. |
東北方向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西海東中學高三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工業(yè)旅游是一些工業(yè)企業(yè)利用其自身廠區(qū)、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工具、勞動對象和產(chǎn)品以及獨特制造工業(yè)流程、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等為主要吸引物,組織有興趣的游客參觀、體驗的一種別具特色的旅游項目。據(jù)此回答下題。
| (1) |
工業(yè)旅游的興起,說明現(xiàn)代旅游的特點之一是:
|
[ ] |
A. |
旅游主體的大眾化
|
B. |
旅游方式的多樣性
|
C. |
旅游內容的多樣性
|
D. |
旅游空間的擴大化
|
|
(2) |
工業(yè)旅游發(fā)源于法國,其傳播到中國的過程屬于文化的:
|
[ ] |
A. |
傳染擴散
|
B. |
等級擴散
|
C. |
刺激擴散
|
D. |
遷移擴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西海東中學高三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右圖是某地農業(yè)土地利用示意圖。分析并回答下題。
| (1) |
Y農業(yè)生產(chǎn)分布的邊界范圍與城市距離分別是
|
[ ] |
A. |
20km 60km
|
B. |
40km 60km
|
C. |
60km 80km
|
D. |
80km 100km
|
|
(2) |
影響X、Y、Z的主要農業(yè)區(qū)位因素有
|
[ ] |
A. |
市場和交通
|
B. |
勞動力和水源
|
C. |
交通和土壤
|
D. |
氣候和地形
|
|
(3) |
X、Y、Z的農業(yè)生產(chǎn)分別對應
|
[ ] |
A. |
乳牛、花卉、糧食
|
B. |
蔬菜、養(yǎng)魚場、水果
|
C. |
蔬菜、林業(yè)、養(yǎng)雞場
|
D. |
花卉、養(yǎng)豬場、觀賞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西海東中學高三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
圖為“某城市內部功能分區(qū)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 (1) |
在圖中,③區(qū)
|
[ ] |
A. |
是城市的生產(chǎn)中心
|
B. |
常住居民最多
|
C. |
內部分區(qū)明顯
|
D. |
環(huán)境質量最差
|
|
(2) |
在②區(qū)內,可以布局
|
[ ] |
A. |
學校、體育館
|
B. |
消防車庫、城市雕塑
|
C. |
政府機關、停車場、
|
D. |
超市、文化館
|
|
(3) |
①、④是住宅用地為主的衛(wèi)星城。造成它們地價差異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 ] |
A. |
與市中心的距離
|
B. |
自然環(huán)境條件
|
C. |
基礎服務設施
|
D. |
交通通達度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西海東中學高三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013
|
焚風效應是由山地引發(fā)的一種局地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一般發(fā)生在背風坡地區(qū),使氣溫比山前異常變高。其成因是濕絕熱垂直遞減率和干絕熱垂直遞減率是不同的。(濕絕熱垂直遞減率是有水汽凝結時的空氣垂直遞減率;干絕熱垂直遞減率是無水汽凝結時的空氣垂直遞減率)讀圖回答下題。
| (1) |
在氣流過山時在②至③處成云致雨,氣溫垂直遞減率與山地其它處相比的變化及成因
|
[ ] |
A. |
變大,水汽凝結釋放熱量
|
B. |
變大,水汽凝結消耗熱量
|
C. |
變小,水汽凝結釋放熱量
|
D. |
變小,水汽凝結消耗熱量
|
|
(2) |
空氣過山后按干絕熱變化,④處氣溫比①大致高(OC)
|
[ ] |
A. |
3
|
B. |
9
|
C. |
12
|
D. |
15
|
|
(3) |
下列地理現(xiàn)象是與焚風效應無關的是
|
[ ] |
A. |
云南怒江谷地出現(xiàn)熱帶、亞熱帶稀疏草原
|
B. |
吐魯番盆地夏季高溫
|
C. |
美國中部草原地區(qū)的沙塵暴問題
|
D. |
澳大利亞西海岸出現(xiàn)熱帶荒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