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7068  47076  47082  47086  47092  47094  47098  47104  47106  47112  47118  47122  47124  47128  47134  47136  47142  47146  47148  47152  47154  47158  47160  47162  47163  47164  47166  47167  47168  47170  47172  47176  47178  47182  47184  47188  47194  47196  47202  47206  47208  47212  47218  47224  47226  47232  47236  47238  47244  47248  47254  47262  109140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2004年9月3日至7日,重慶市和四川部分地區(qū)遭遇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造成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據氣象專家解釋,是由于青藏高原邊緣形成的“西南渦”,正好被東海上形成的“桑達”臺風抵住而無法東移,造成川渝兩地連日暴雨。

根據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川渝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

(2)材料中的“西南渦”,其氣壓狀況應是________(填高壓或低壓)。

(3)造成這次川渝兩地連日暴雨的氣象條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在原產地以外定居、生長、繁育的生物種被稱為“外來種”或“侵入種”。近年來,人們對物種入侵的后果及對策格外關注。

  在我國溫帶水域,水葫蘆生長旺盛,既可消耗水中多余的養(yǎng)分,又可作為飼料和綠肥,發(fā)揮了較好的生態(tài)效益。然而,把它們引種到亞熱帶水域卻因生長過于旺盛而引發(fā)了生態(tài)災難。

請簡要說明產生這種差異的自然地理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0年春季,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qū)接二連三出現(xiàn)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時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qū)交通、環(huán)境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1)我國________、________和華北一帶冬春常遭風沙災害,________風將沙塵吹向東部和東南地區(qū),形成沙塵天氣。

(2)造成北方沙塵現(xiàn)象加劇的原因,除了________等自然因素以外,人為因素主要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qū)的________和________行為,造成________的惡果,在林區(qū)________行為,導致地表水減少,風沙天氣多發(fā)。

(3)簡要說明治理風沙、減輕災害的有效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下圖所示地區(qū)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種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驚人的速度在吞噬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亞熱帶脆弱的喀斯特環(huán)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發(fā)育作用及人類不合理社會經濟活動的干擾和破壞,造成土壤嚴重侵蝕,巖石大面積裸露,地表土層流失殆盡,土地生產力嚴重下降,地表呈現(xiàn)無土、無水、無林,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過程。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巖石(主要是分布最廣的碳酸鹽巖)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fā)育的特殊地貌。

(1)上面右圖為該地區(qū)某城市年內各月降水量與氣溫圖,試判斷其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點。

(2)根據上面左圖及材料二,試判斷該地區(qū)的主要地貌類型,并描述該地貌條件下形成土壤的特征。

(3)該地區(qū)雖然處在濕潤地區(qū),由于特殊的地貌條件,形成“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使得該地區(qū)缺水嚴重。試分析其成因。

(4)圖中所示地區(qū)為我國某能源重要輸出地,該能源主要來自R河,試分析R河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讀下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和法國有關專家經過考察,發(fā)現(xiàn)寧夏北部、賀蘭山東麓地區(qū)的小氣候十分適合優(yōu)質葡萄的生長。寧夏人民經過兩年的辛勤勞動,3萬畝葡萄基地和防護林的建設一起完成。他們引進法國優(yōu)質葡萄品種、意大利的設備,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生產葡萄酒,現(xiàn)已開始銷往歐洲、香港等地區(qū)。

(1)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泛濫,其原因是________。

(2)Q地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的氣溫________(高、低),這主要是因為:

(3)該地區(qū)主要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是什么?引起該環(huán)境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4)試分析Q地區(qū)發(fā)展葡萄種植業(yè)的主要區(qū)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地震是突發(fā)性很強的自然災害,大地震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震減災已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1950年西藏察隅地區(qū)發(fā)生8.6級地震,造成3千多人傷亡,數千萬元經濟損失。1975年遼寧海城地區(qū)發(fā)生7.3級地震,有2千多人遇難,經濟損失達9億多元。1976年河北唐山地區(qū)發(fā)生7.8級地震,造成24萬多人死亡,近100億元經濟損失。

(1)唐山地震比察隅地震震級小,損失大,請簡要分析其原因。

(2)海城地震與唐山地震震級相近,損失差異巨大,請寫出海城地震比唐山地震災情輕得多的人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自2002年以來,黃河已利用M等水利樞紐先后進行了五次調水調沙。黃河第五次調水調沙于2006年6月15日9時開始,7月3日8時正式結束,黃河下游河段得到全面沖刷,6011萬噸泥沙入海,下游主槽過流能力由3300立方米每秒增大到3500立方米每秒。

閱讀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說明黃河第五次調水調沙時間選擇的依據及調水調沙的主要目的。

(2)“缺水多沙”是黃河下游存在的主要問題。請你為解決下游地區(qū)“水少沙多”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耕地,而耕地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耕地質量低,農作物生長不良,成為農業(yè)低產區(qū)。下圖為“我國某農業(yè)低產區(qū)的分布地區(qū)示意圖”。

  材料二:東北農業(yè)基地是我國最大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墾區(qū),黑土是其生產潛力較大的土壤。

(1)簡述上圖所示地區(qū)的自然地理特征。

(2)圖中所示地區(qū)為我國農業(yè)低產區(qū)之一,簡述其主要成因。

(3)簡要說明東北地區(qū)保持和不斷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不同的物體和物體的不同狀態(tài)具有不同的電磁波特性,衛(wèi)星傳感器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物體自身發(fā)射的電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把電磁波輻射轉化為圖像,經過處理,提取物體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和物體的狀態(tài),這就是遙感技術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發(fā)生火災時,著火樹木的溫度比沒有著火樹木有更多的能量,衛(wèi)星拍攝到的影像上,著火的森林比沒有著火的森林顯示更亮的淺色調。據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門可建立森林火災實時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如出現(xiàn)火情,就能對火災面積、蔓延情況進行動態(tài)分析,以做出相應的防災措施。遙感系統(tǒng)同樣對水體的不同狀態(tài)有分辨的功能。

根據以上文字材料,請你設計用遙感技術對我國太湖水質狀況進行監(jiān)測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99年,首屆“數字地球”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專家認為“數字地球”是地圖繪制、航空衛(wèi)星遙感、探空和深鉆的深化,是對地理測繪系統(tǒng)(EOS)、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綜合,實現(xiàn)地球間的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數據的集成,從而對全球化進行廣泛的研究,以農業(yè)為例,它在農業(yè)信息遙感、太空農業(yè)等領域有廣闊的研究前景。一些國家利用資源衛(wèi)星——進行農業(yè)資源調查、作物長勢和產量監(jiān)測。例如美國利用資源衛(wèi)星在估測本國小麥產量的同時,還對其他國家小麥產量進行估測,根據所得數據制定生產布局、儲運、加工等計劃,確定對外貿易策略,由此可每年獲利數億美元。

(1)根據材料推斷,“數字地球”的相關技術在“我國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問題的研究中,除農業(yè)外,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應用“數字地球”的相關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