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讀下面“我國人口變化曲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其中A為________。
(2)圖中①階段我國處于人口增長模式的________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發(fā)達國家一般在________開始進入這個階段。
(3)②階段人口出現(xiàn)________增長,原因是什么?
(4)⑤階段曾出現(xiàn)兩次小的增長高峰,原因是什么?
(5)⑥階段我國人口增長已接近________模式,主要人口問題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2006年7月11日,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原油,開始注入位于阿拉山口口岸的中哈輸油管線——阿拉山口至獨山子線首站的計量儲罐,意味著中哈輸油管道全線開始商業(yè)運營,這標志著中國境外陸路管線供油時代的來臨。
讀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
(1)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管道運輸的主要優(yōu)勢是什么?
(2)簡述中哈石油管線建設的區(qū)位因素。
(3)獨山子所在的省區(qū)礦產資源豐富,該省區(qū)已被列入國家重要資源戰(zhàn)略接替區(qū)。該省區(qū)具有潛在的優(yōu)勢新能源有哪些?將該省區(qū)打造成中國“油庫”,其有利條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閱讀中美兩國戰(zhàn)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布圖及相關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我國于2005年正式實施戰(zhàn)略石油儲備計劃,首批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基地為:浙江鎮(zhèn)海、岱山、山東青島和遼寧大連。
(1)我國首批戰(zhàn)略石油儲備基地中,北方的兩個與南方的兩個相比,更為有利的條件是________。
(2)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進口石油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qū)。
(3)美國石油的最大消費市場在________地區(qū),其戰(zhàn)略石油儲備設置在南部的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原因是________。
(4)簡要分析世界一些石油消費大國設立石油儲備基地的主要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下面圖1中A區(qū)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圖2為該地區(qū)某山地垂直植被示意圖;卮鹣铝懈黝}。
(1)根據A地區(qū)河流分布狀況,分析該地地貌特點:________。
(2)圖2中,山麓為河谷干旱灌木林的原因是________。
(3)試分析A區(qū)域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讀下面有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報道,中國是排在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5年石油消耗3.2億噸,全年凈進口石油1.4億噸。
材料二:下圖中左圖為我國今后十多年石油需求與產量的預測;右圖為2002年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分布圖。
(1)簡述導致我國原油進口量越來越大的主要原因。
(2)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3)我們應如何解決日益突出的石油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和B地區(qū),________,資源都很豐富,原因是:________。
(2)C地區(qū)新能源________和________豐富,其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按形成和來源分,它們分別屬于來自________和________的能源。
(3)D地將建成我國西部的________基地。
(4)填出圖中小寫字母所代表的能源及礦業(yè)基地的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5)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可采取的對策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下圖是北緯36°附近我國東部某地1970年(A圖)和1998年(B圖)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
(1)圖中森林類型是________,耕地類型是________。
(2)A、B相比,產生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該地森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該地在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方面的核心問題是________;應遵循的原則是________;該地今后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應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獨特地域單元。中國科學家對其隆起過程與環(huán)境變遷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科學考察和研究,取得許多開拓性的進展。讀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氣環(huán)流圖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無青藏高原時的環(huán)流狀況
材料二:原季風環(huán)流緯向剖面示意圖
材料三:
(1)下列A、B、C、D四個選項表示材料三中序號的含義,請將選項填寫在相應序號后的空格內(填字母,每個字母限填一次):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阻擋印度洋、太平洋暖濕氣流深入
B.中亞、西亞粉塵東輸沉積形成高原
C.改變海陸分布和亞歐大陸輪廓
D.東亞、南亞形成最強盛的季風區(qū)
(2)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________性,這種特性表現(xiàn)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根據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對我國東部地區(qū)氣候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高中課程新學案 高三年級 地理 題型:069
某地理課題組為完成“巖溶地貌發(fā)育機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設想:
設想一:氣候是我國南北方巖溶地貌發(fā)育差異的主導因素
為論證這一設想,課題組在我國三個石灰?guī)r(CaCO3)分布區(qū)采樣,獲取如下數據:
(1)分別解釋年降水量、年平均氣溫與年溶蝕率之間的內在關系。
設想二:植被、坡度對地下巖溶地貌發(fā)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課題組根據植被覆蓋率、坡度與地下巖溶地貌發(fā)育程度的相關數據畫出了如下坐標圖:
(2)解釋植被覆蓋率與地下巖溶地貌發(fā)育程度關系曲線的形成理由。補充坡度與地下巖溶地貌發(fā)育程度的關系曲線。
(3)為什么在我國北方的深厚石灰?guī)r分布區(qū),沒有形成像桂林那樣的“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