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50473  50481  50487  50491  50497  50499  50503  50509  50511  50517  50523  50527  50529  50533  50539  50541  50547  50551  50553  50557  50559  50563  50565  50567  50568  50569  50571  50572  50573  50575  50577  50581  50583  50587  50589  50593  50599  50601  50607  50611  50613  50617  50623  50629  50631  50637  50641  50643  50649  50653  50659  50667  109140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我國黑龍江省德都縣五大連池火山,在公元1719-1721年間,曾先后噴發(fā)數(shù)次。據(jù)《寧古塔記略》中記載:“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間,水蕩周圍三十里,忽煙火沖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里,其飛出者皆為黑石、硫黃之類。終年不斷,熱氣迫人三十余里!

小題1:形成“黑石”的物質(zhì)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圈層中的(    )
A.地殼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核
小題2:飛出的“黑石”屬于(   )
A.沉積巖
B.變質(zhì)巖
C.巖漿巖—侵入巖
D.巖漿巖—噴出巖
小題3:下列有關(guān)巖石形成和相互轉(zhuǎn)化的正確敘述是(    )
A.甲類巖石是由巖漿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形成的
B.甲類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乙類巖石
C.乙類巖石可以在地殼深處重熔再生為新的巖漿
D.丙類巖石經(jīng)過沉積作用、固結(jié)成巖作用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人類對地球內(nèi)部的了解,主要來自
A.對電磁波的研究B.對聲波的研究
C.對地震波的研究D.通過衛(wèi)星遙感技術(shù)獲得的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生物圈占有的范圍為
A.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巖石圈上部
B.大氣圈全部、水圈底部和巖石圈上部
C.大氣圈底部、水圈上部和巖石圈全部
D.大氣圈全部、水圈上部和巖石圈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該圖示意地震波傳播速度在地球內(nèi)部的變化。在地幔中傳播速度隨深度增加的變化為
A.橫波減小,縱波增加B.橫波增加,縱波增加
C.橫波減小,縱波減小D.橫波增加,縱波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xiàn)象與主要發(fā)生圈層對應(yīng)不正確的是
A.地震---巖石圈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
C.臺風(fēng)---大氣圈D.厄爾尼諾---大氣圈和巖石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圖為圈層間的主要水分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26-27題。

小題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層分別為
A.大氣圈、生物圈、巖石圈、水圈
B.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C.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
D.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小題2:有關(guān)水循環(huán)敘述正確的是
A.水循環(huán)的動力主要來自地球內(nèi)部能量
B.徑流是海洋和陸地水分聯(lián)系的唯一途徑
C.降雪形成的冰川將成為巖石圈的組成部分
D.降水成為地表或地下徑流,參與巖石圈的改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地中,地殼最厚的是
A.華北平原B.云貴高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地震波橫波(S)和縱波(P)在莫霍面?zhèn)鞑顩r的敘述,正確的是
A.S波、P波的速度都明顯增加
B.S波、P波的速度都明顯下降
C.S波完全消失,P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假設(shè)某地方發(fā)生地震,地面劇烈震動。此時在湖面上乘船的游客會感到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縱波,上下顛簸
D.橫波,左右搖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結(jié)構(gòu)由外到里依次是
A.地核--地幔--地殼
B.軟流層--地幔--地核
C.地殼--地核--地幔
D.地殼、地幔、地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