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成分
 

質量(g)
 

摩爾質量(g•mol﹣1)
 

蔗糖
 

25.00
 

342
 

硫酸鉀
 

0.87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
 

高錳酸鉀
 

0.316
 

158
 

硝酸銀
 

0.075
 

170
 

(1)下列“鮮花保鮮劑”的成分中,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A.高錳酸鉀 B.硫酸鉀 C.蔗糖 D.硝酸銀

(2)配制1L上述“鮮花保鮮劑”所需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藥匙、燒杯、 、 .(在橫線上填寫所缺儀器的名稱)需要高錳酸鉀 mol

(3)在溶液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對配制結果沒有影響的是

A.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餾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剛剛配制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凈

D.定容搖勻后發(fā)現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線,但未做任何處理

(4)“鮮花保鮮劑”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用氯氣消毒的自來水配制下列溶液,不會引起藥品明顯變質的是

A.KOH B.AgNO3 C.MgCl2 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大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恒溫下,反應aX(g)bY(g)+cZ(g)達到平衡狀態(tài),把容器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且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時,X的物質的量濃度從0.1 mol/L增大到0.19 mol/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二12月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Na2CO3溶液中c(Na+)與c(CO32-)之比為2:1

B. pH=2與pH=1的硝酸中c(H+)之比為1:10

C. 0.2 mol•L-1與0.1mol/L醋酸中c(H+)之比為2:1

D. 相同體積的0.1 mol•L-1鹽酸和0.1mol/L醋酸分別與足量鎂條反應,放出H2的體積比大于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二12月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大

B.正、逆反應速率改變時,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C.對于任何可逆反應,使用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

D.增大體系壓強,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化學平衡一定正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鎂離子完全沉淀為氫氧化鎂;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離子完全沉淀為硫酸鋇.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為( )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溫同壓下相等質量的SO2氣體和CO2氣體,下列有關比較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分子數之比為11:16 ②體積比為16:11

③密度比為16:11 ④體積比為1:1.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宜昌金東方中學、三峽高中高一11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3mol·L-1的Ca(NO3)2溶液a mL稀釋至b mL,稀釋后溶液中NO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mol·L-1 B. mol·L-1 C.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已知實驗室制氫氣的反應:Zn+2HCl= ZnCl2+H2↑,F用13.0gZn粉與一定量2mol/L稀鹽酸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Zn粉無剩余.

(1)用雙線橋或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比較H+和Zn2+氧化性強弱

(3)消耗鹽酸的體積至少為多少升?

(4)生成ZnCl2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5)標準狀況下,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氣體?

(6)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的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