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氫氣產(chǎn)生,充分反應后有金屬剩余。該溶液可能為( )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為0.2L×2.0molL-1=0.4mol,Al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

A、因Al與HNO3溶液不生成氫氣,則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由2Al+2OH-+2H2O═2AlO2-+3H2↑,0.2molAl與0.4molBa(OH)2溶液反應時,堿過量,故B錯誤;

C、由2Al+6H+═2Al3++3H2↑,0.2molAl與0.4molH2SO4溶液,硫酸過量,故C錯誤;

D、由2Al+6H+═2Al3++3H2↑,0.2molAl與0.4molHCl溶液,Al過量,故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5g鐵鋁混合物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44.8L,則混合物中鐵和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

A. 1:1 B. 1:2 C. 2:1 D.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Mg2+、Cu2+、NH4、Al3+、Cl-、OH-、CO32-。當加入一種淡黃色固體并加熱時,有刺激性氣體放出和白色沉淀產(chǎn)生,加入淡黃色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橫坐標)與析出的沉淀和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縱坐標)的關系如圖所示。該淡黃色物質(zhì)做焰色反應實驗顯黃色。

可知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 ;

所含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____________ _;

所加的淡黃色固體是___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下列要求書寫反應方程式,有要求的要注明反應類型。

1、乙烯與Br2的反應: 反應類型:

2、乙烯制聚乙烯 : .

3、苯與液溴的反應 : 。反應類型: 。

4、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

5、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一些物質(zhì)或化學反應的分類以及依據(jù)正確的是(

A. 豆?jié){是膠體,因為豆?jié){中的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

B. NaCl溶液是電解質(zhì),因為NaCl溶液能導電

C. NaH2O的反應不是離子反應,因為反應中沒有離子參加

D. H2SO4是酸,因為H2SO4中含有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常溫、常壓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氣體所含分子數(shù)為NA

C.標準狀況下,18 g H2O的體積是22.4 L

D.1 mol SO2的體積是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 二氧化硅熔點,可用作光導纖維

B. 過氧化鈉可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用作呼吸供氧劑

C. 明礬易溶于水,可用作凈水劑

D. 二氧化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紙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回收并利用含碘(I-)廢液的工藝流程如下:

(1)“沉淀”中生成CuI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的投加量對廢水中I的去除量影響較大,不同投加量(用過量系數(shù)表示)下,反應后I和Cu2+的濃度如圖所示,則適宜的CuSO4過量系數(shù)應為_____________,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Ⅰ中生成鐵與碘的化合物(其中鐵與碘的質(zhì)量比為21:127),則加入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包括____________,冰水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石英是制造光導纖維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

B. 氧化鋁是冶煉金屬鋁的原料,也是較好的耐火材料

C. 天然氨基酸能溶于強堿或強酸溶液,兩性化合物

D. 船舶外殼裝上鋅塊,是犧牲陽極的極保護法進行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