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當一束光通過下列各類分散系,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 。
①濁液   ②乳液    ③溶液   ④煙    ⑤霧     ⑥氫氧化鐵膠體.
A.只有⑥B.④⑤⑥C.①③⑤D.全部

分析 丁達爾效應是膠體所特有的性質,故當一束光通過下列各類分散系,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據此分析.

解答 解:①濁液不是膠體,故無丁達爾效應,故錯誤;
  ②乳液屬于濁液,故無丁達爾效應,故錯誤;
    ③溶液和膠體是并列關系,無丁達爾效應,故錯誤;
  ④煙 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故正確;   
⑤霧 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故正確;   
    ⑥氫氧化鐵膠體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故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的膠體和膠體的性質,難度不大,應注意的是只有膠體才有丁達爾效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共價鍵的鍵能是兩種原子間形成1mol共價鍵(或其可逆過程)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 鍵的鍵能為436kJ•mol-1,Cl-Cl鍵的鍵能為243kJ•mol-1,H-Cl鍵的鍵能為431kJ•mol-1,則H2 (g )+Cl2(g )═2HCl(g ) 的反應熱(△H )等于( 。
A.-183 kJ•mol-1B.+183 kJ•mol-1C.-862 kJ•mol-1D.+862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計算后填空:
(1)在標準狀況下,448mL某氣體的質量為0.64g,計算這種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
(2)某氯化鐵與氯化鈉的混合液,已知c(Fe3+)=0.2mol•L-1,c(Cl-)=1mol•L-1.則c(Na+)為0.4mol/L.
(3)19g某二價金屬的氯化物RCl2中含有0.4mol的Cl-離子,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
(4)V L Fe2(SO43溶液中含F(xiàn)e3+ m g,則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3m}{112V}$mol•L-1
(5)在無土栽培中,配制1L內含5mol NH4Cl、1.6mol KCl、2.4mol K2SO4的某營養(yǎng)液,若用KCl、NH4Cl、(NH42SO4配制,則需KCl、NH4Cl的物質的量分別為6.4mol、0.2mol.
(6)如圖所示,分別向密閉容器內可移動活塞的兩邊充入空氣(已知空氣體積占整個容器容積的$\frac{1}{4}$)、H2和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若將H2、O2的混合氣體點燃引爆.活塞先左彈,恢復原溫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則原來H2、O2的體積之比可能為7:2 或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溶液中氯離子的物質的量與50mLlmol/L AlC13溶液中n(Cl-)相等的是( 。
A.150mLlmol/L氯化鉀B.150mL3mol/L氯化鉀
C.75mL2mol/L氯化鈣D.150mL1mol/L氯化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已知化學反應:C(s)+$\frac{1}{2}$O2(g)═CO(g)△H1<0,CO(g)+$\frac{1}{2}$O2(g)═CO2(g)△H2<0,
C(s)+O2(g)═CO2(g)△H3<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88 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
B.碳的燃燒熱是△H3
C.△H1<△H3
D.28 g CO的總能量比44 g CO2的總能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
A.CH3CH2CH2OHB.(CH33CCH2OH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構造原理揭示的電子排布能級順序,實質是各能級能量高低順序.若以E表示某能級的能量,以下能量大小順序中正確的是( 。
A.E(3s)>E(3p)>E(3d)B.E(3s)>E(2s)>E(1s)C.E(4f)<E(4s)<E(3d)D.E(5s)>E(4s)>E(4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化學反應屬于陰影部分的是( 。
A.CuSO4+Mg=Cu+MgSO4B.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C.2Na2O2+2CO2═2Na2CO3+O2D.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A、B、X、Y、Z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單質;B與A同周期,核外有三個未成對電子;X原子的第一電離能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I1=578kJ/mol,I2=1 817kJ/mol,I3=2 745kJ/mol,I4=11 575kJ/mol;常溫常壓下,Y單質是固體,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的一種同位素的質量數(shù)為65,中子數(shù)為35.請回答下列問題:
(1)AY2是一種常用的溶劑,為非極性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中存在2個σ鍵.
(2)X形成的單質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超高導熱絕緣耐高溫納米XB在絕緣材料中應用廣泛,其晶體與金剛石類似,屬于原子晶體.
(3)X、氧、B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O>N>Al(用元素符號作答).
(4)Z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3s23p63d104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